05

老年人胖还是瘦好?教您保持身材秘诀(上) 2020年05月19日

常有老人聊天时自豪地说:“我这半年又瘦了两公斤,有钱难买老来瘦嘛!”其实这种看法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不利的。营口人民医院中医博士汪振宇告诉老年朋友,老年人处在一个衰老的过程,体内合成能力逐渐减慢,经常有老年人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症状。更有人因为担心胆固醇高,以纯素食取而代之。这些人经常表现出血液中铁和维生素B的浓度降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出现贫血现象,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同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肝肾功能降低。有人因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出现骨折现象。而骨质疏松症偏爱瘦弱的老人,其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体重的老人。

因此,多数医学专家建议瘦弱的老年人每日饮1—2袋奶(最好是脱脂奶),同时食入豆制品、蔬菜、水果,以获得每日必需的1000—1500毫克钙量。老年人应保证每日1小时的户外活动,因为阳光是维生素D产生的最好来源。

盲目减肥不可取

保证合理的营养是老年人的健康之本。既不能营养过多,也不能营养不良。

肥胖本身并不影响寿命,但由肥胖所带来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会减少寿命。

首先,过分的“发福”并不是福,从某种意义上看,“发福”者体内的脂肪贮存过多,已形成变态肥胖。其次,单纯胖瘦对寿命的影响应从两方面考虑。肥胖发病的潜在可能比瘦子多,但瘦子应考虑是健康正常的“瘦”,还是由于各种消耗性疾病导致的“瘦”。如果是后者,不但不能长寿,还会影响寿命。

因此,我们既反对盲目减肥,又不提倡“养膘储脂”,而应尽力保持体重适中。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健康长寿。

中老年应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如果用体质指数来看(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数值),老年人在20.5—27.9kg/m2都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体重。不在此范围,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力争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

八个秘诀帮您保持好身材

日常饮食调整中,除了需要适应已患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对营养的要求外,参照中国老年膳食指南要求,汪振宇提出保持不胖不瘦的秘诀。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每天从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和坚果,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5大类食物中摄取至少15—20种食物,以达到食物多样化的要求。建议每天最好能吃谷薯类及杂豆200—350克,其中粗粮50—100克。尽量做到一天饮食中有米有面,有粗有细,有主有副,有菜有汤。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400g。保证每餐有l—2种蔬菜,每天吃2—3种水果。食用新鲜蔬菜,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牙齿不好的老年人,可将蔬菜切碎、捣烂,制成蔬菜浆或蔬菜泥。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每天适当多吃点儿奶类、大豆或鱼、禽、蛋、瘦肉等,对于已经消瘦或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每日要保证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日1.2g—1.5g/kg蛋白质,保证肉、蛋、奶制品及豆制品的摄入。可额外增加20—30g优质蛋白质(相当于150g瘦肉/鱼虾,或者3个鸡蛋,或者250g豆腐,或者750ml鲜奶)。

减少烹调用油,吃清淡少盐膳食

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g(喝汤用的小瓷勺大约2—3勺),尽可能选择植物油。

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建议食盐摄入量每天5g,包括酱油、咸菜及味精等含高钠食品及各种加工食品。所以,应尽量让自己适应较淡的口味。

本报记者 邰澜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