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悦彤
《金刚经》中有言:“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虚幻大千中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情,诸如亲情、爱情、友情……人们深陷其中,为情所困,却不知所为何来。
出于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我参加了不久前学校举办的《红楼梦》课本剧表演。在剧中我饰演了贾探春这个角色,为了更好的还原原著,我再次品读了此书。初读时,我只觉得探春只不过是贾府的一个庶女,并不怎么太起眼,但再读时,我便觉得她是“有一番别样的态度”的,她身上的英气正是须眉也不能及的,可就算是这样飒爽的人物,亦被情所羁绊。她身上的情倒很单一,只有亲情,所以便被亲情所累,最后落了个远嫁的结局。
在这个封建大家族中,探春不曾有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不曾有过“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年少情深,亦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美爱情,甚至都不曾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兰因絮果,这着实令人悲恸啊!残酷的社会环境、没落的家族和地位的出身与她的高才大志相碰撞,她的悲剧是女性被压迫的悲剧,是人才被摧残的悲剧……可她并不屈服,她用她独特的“情”活出了自己,她的情不似黛玉孤高自许,不食人间烟火气;也不似宝钗,沉沦世俗,圆融通达;也不似凤姐攻于心计,精明却又逞强。而探春的情正是随俗雅化的,不在钗群之中的,书中写她“才自精明志自高”连凤姐也要让她三分,曹公亦赞她“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是随俗,但是她的才情便又很高,这便是雅化了。在娑婆世界里不可能人人都做神仙,探春认清了“肉眼满是红尘欲,皮相皆覆骷髅身”的这个道理,但却能融入凡尘,自娱以慰藉,这是多么不易啊!所以在表演时我也时时表现出她洒脱的性格但又不失她贾府三小姐的端庄,当导演喊到开始时,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生活在大观园里智商与情商并存的“蕉下客”。
在生活中我也竭力去做到“随俗雅化”,那这该如何实现呢?我想只做到八个字便好,便是“不忘初心,不计得失”。华严四祖澄观《华严经疏》解释说:“初心为始,正觉为终。”星云大师也曾写下“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念旧念,不变随缘”来勉励大众,坚持最初的那颗纯洁之心,这便是不忘初心了。那不计得失,就是距离产生美了,人们总是计较付出与回报,总是怀念初见时的舒适,纳兰容若就曾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爱情如此友情亦是如此,给彼此一些空间,过分亲密便会过分计较,还有便是心如止水,真正的不计得失。
《诗经·大雅》中写:“如珪如璋,令闻令望。”人便是要做到如玉一般美好雅致,虽有瑕疵但却掩盖不了它的纯洁与光彩,这方是大雅之人。追寻情的随俗雅化,需如“天青色等烟雨”一般,静候佳音便可!
营口市上善高中23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