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刚
四月的家里,没了暖气,早晚凉嗖嗖的。我和老伴互相提醒:别感冒了,都穿上棉服吧。周末,孩子们回来了。一进门,眼尖嘴快的孙女叫道:“看,爷爷奶奶好时髦!穿的衣服条条块块,有这么多图案啊!”
我和老伴的棉服都穿了十多年了,衣领、膝盖、肘部等多处磨破了,但舍不得扔,所以就用不同颜色的碎布补了继续穿。小孙女很认真,一块一块地数,我和老伴的棉服共16块补丁。儿子、儿媳不约而同道:“爸、妈,都什么年代了,你俩真是的……”
是啊,现代生活中,我们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多见了。家里有轿车,就像过去家里有自行车一样普遍。老人到市场购物,一掏腰包都是百元大票。年轻人的时装、女孩子的首饰,少则上千,多则上万。逢年过节亲朋聚会也不在家里忙活,都去饭店了。江山如此多娇,生活真是美好。我既感叹并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也怀念和留恋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我1975年参军入伍,那时,义务兵每个月的津贴费是6块钱。我精打细算,除购买生活必需品外,把余下的钱积攒起来。当了3年义务兵,存下了120块钱。1978年提干后,月工资52块钱,除扣15块钱伙食费外,剩余的部分,我依然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1981年,我和妻子旅行结婚后,背着简单的行李卷来到了部队。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跟现在比差得远,但艰苦才能奋斗,同时让我养成了克勤克俭的习惯,没有其它不良嗜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后来走到团级领导岗位。20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我“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的性格。所以,从部队转业来到地方工作岗位的18年里,我心态平和、默默工作、毫无怨言,不为别的,这种踏踏实实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后来大家一提起老陈,都评价说人不错,素质挺好。在我心里,这样足矣。
一个人生活中的俭与他的世界观是紧密相连的,俭见证着德、俭思索着进、俭呼唤着廉。能在生活中做到节俭、工作中做到自律,这就是我收获到的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