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峥嵘岁月 评书大师袁阔成 2021年06月07日

袁阔成在乡村演出

1965年1月,袁阔成辅导部队战士故事员讲革命故事

周 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工业、农业、军事、科技、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众多典型、模范人物,袁阔成就是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人们称为“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袁阔成久居营口,与营口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踏雪听书

1929年,袁阔成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被世人称为评书界的“袁氏三杰”。袁阔成自幼随父学艺,14岁起登场说书,长期在北京、天津、唐山、哈尔滨、营口等地献艺。因其功底深厚,很快名扬京津唐。

1956年,风华正茂的袁阔成携全家来到营口演出。当时,营口有两个著名的剧场,一个是小红楼,另一个是夏家茶馆(俗称“老夏茶馆”)。袁阔成选中夏家茶馆作为演出场所,开演后场场爆满。最让袁阔成感动的是,数九隆冬的一天,下了没膝深的大雪,家住造纸厂附近的观众,仍冒着凛冽的寒风“踏雪听书”。观众的热情使袁阔成为之动情,他决定留在营口。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他30年的演艺生涯。

评书艺术改革带头人

新中国成立后,袁阔成带头说“新书”(即革命题材评书),1952年就在唐山说过《吕梁英雄传》和《二五长征》等新书。后来表演的《红岩》等一系列作品,成为几代人的精神享受。1958年,袁阔成加入营口市曲艺团,当年表演的评书《舌战小炉匠》,获全国曲艺会演优秀奖;1959年,《肖飞买药》在全国曲艺会演中获得优秀奖;1963年表演的《许云峰赴宴》轰动一时,被誉为“说新书的带头人”。

袁阔成是评书艺术改革的先驱。他在继承传统评书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打破了评书表演的程式化,汲取了话剧、电影、相声、戏曲、秧歌等艺术的精华,提炼出新的表演方法和艺术技巧,不断丰富并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他说表并重,静动互存,神形兼备,绘声状形,以形传神。表演细腻感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袁阔成的现代评书,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给听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还勇跃雷池,第一个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使评书这门传统的表演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与魅力。

1965年9月至1966年3月,时任《营口日报》副刊编辑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王充闾,被抽调到营口县大石桥镇东窑村“四清”工作组开展工作,袁阔成也在这个组。200多天里,王充闾目睹了袁阔成经常在午饭或晚饭后“随地打场,即兴演出,还到瘫痪老伯、孤寡奶奶家去献艺”,听遍了袁阔成说的《红岩》《烈火金刚》《林海雪原》《暴风骤雨》《赤胆忠心》《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新书中的著名段子,“既饱饫了精神滋养、艺术享受,更充分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也从他那高尚的情操、品格、艺德中,认知了一位艺术家所应遵循的正确道路。”(摘自王充闾《与袁阔成先生相聚的七个月》一文)

197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时,袁阔成播讲的评书《桃花庄》受到文化部嘉奖,荣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1983年,评书《三国演义》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创作奖。198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评书《赠羽扇》。

此外,他还获得了营口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有特殊贡献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万人空巷听“三国”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备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成评书。他们调取了全国部分电台有关《三国演义》的评书录音,当听到袁阔成在营口广播电台录制的《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三气周瑜》两个段子后,当即决定与营口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请袁阔成完成这部书的播讲任务。

随后的日子里,袁阔成开始了辛苦的录制工作。他古书新说,为传统书融进了现代词汇,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文史功力,将这部被评书界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播讲得淋漓酣畅。

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后好评如潮,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子顽童,都被他吸引到收音机前。每当播出之时,竟出现路人寥寥、家家户户收听“三国”的场面。

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1984年春节,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的陈云邀请袁阔成等几位艺术家到中南海共度春节,并鼓励曲艺界出人、出书,走正路。1984年2月1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王震听了袁阔成的评书以后亲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

“……我的孙子是初中生,他非常喜欢听你讲的《三国演义》,总在你播讲时打开收音机听。我也是你的忠实听众。对于一个老而有疾的人,倾耳听讲,是极有乐趣的,也是颇受教益的。老头子入迷了,孙子也入迷了!我告诉孩子,袁伯伯讲,你们听,就有了学国语的好老师。的确,他们尊重你,敬爱你。阔成同志,我以千千万万听众的一员,向你诚恳的提一点建议,那就是把《三国》上那些主要人物的对话,从原本上有选择地多讲几句,这可能更好一些。我在公余之暇,在听你播讲之后,翻翻读读,有些感想,谨此奉告。”

1985年1月4日,王震又在家里接见了袁阔成,并亲切地对剧组的同志说:“你们做了一件很好的工作,我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袁阔成的评书讲得好,有好多人听你的评书……”他还鼓励袁阔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献给人民。

1985年,袁阔成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工作。1988年起,先后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长坂雄风》《西楚霸王》,为北京电视台录制《红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录制了《十二金钱镖》等评书。其作品《水浒外传》,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2001年2月,袁阔成参加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外名家演诵会,表演了《灞桥挑袍》。同年7月,做客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讲述了自己表演现代革命题材评书的经历。2003年,袁阔成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曲艺类演员奖。2006年,在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活动中,获终身成就奖。2008年9月,在腾讯网播讲了全国第一部网络评书《飞天传》。2011年4月,与女儿袁田整理出版了《西楚霸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3部长篇评书。2013年,受邀清华大学主办的“名家谈文艺”系列讲座,演讲了《评书艺术:且听这回分解》。

袁阔成先生倡导说新书,为评书艺术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将小舞台的传统评书艺术带到大舞台上,使评书真正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5年3月2日,袁阔成在北京逝世。他是当代杰出的艺术家,是我们营口人的骄傲!

(作者单位: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