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彧 王国良
2014年12月2日,盖州市二台乡牌坊店村党总支书记张作玺在村果树移植现场突发脑溢血晕倒,被乡亲们抬下山送往医院抢救。中共营口市委书记吴汉圣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医院看望,商讨救治方案;委派市委副秘书长郝亚军联系市史志办,要求整理张作玺同志的事迹,发表在《营口春秋》期刊上。盖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二台乡干部,牌坊店村村民也纷纷前去探望。
一名普通村干部的病情,为何牵动了众多领导和村民的心?
出身贫寒的村支书
1950年12月,张作玺出生在牌坊店村一户贫困农民家庭。淳朴的家风,培养了他坚韧、勤奋的性格。1962年,由于家境贫困,12岁的张作玺初中尚未读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种地补贴家用。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学习,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本。村干部见张作玺纯朴诚实、聪颖好学,便让他当村会计兼水果送交员。1969年,张作玺被大队选调任现金会计。1970年任大队主管会计,一干就是17年。工作之余,张作玺喜欢种花、育树,还摸索出一套盆栽葡萄的种植技术,既能观赏,又能食用,深受市场欢迎。一时间,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订单不断,一条发财致富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
1986年,乡党委决定让张作玺接任牌坊店村党支部书记。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发家致富的“金砖”,拣起了一顶“穷得叮当响,乱成一锅粥”的村官帽子。
排除“三难”打基础
用“穷得叮当响,乱成一锅粥”来形容当时的牌坊店村一点儿不为过。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450元;村小学没有校舍,学生只好到外村上学;全村唯一的一条村路已称不上路,雨天是河沟,雨后就是烂泥塘,加上沿街村民砌墙时占用村道,把这条路挤成了蜿蜒小路,连辆小驴车都难以通过。更为严重的是,金秋时节,全村各家各户栽种的苹果无法运出,外来的车辆进不来,苹果全烂在地里,一年年的收成,眼睁睁地成了泡影。
走路难、上学难、卖果难,成了张作玺上任后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修村路,钱从哪里来?村委会的全部家当只有4间破瓦房,他就组织全村党员干部义务出工修路,还多次到亲叔伯家做思想工作,最先拆除了叔伯家占用村路修葺的猪圈。此后不到20天时间,村路沿街违章建筑被全部拆除。修整后的村路平坦、宽敞,一辆辆满载着苹果的拖拉机来去方便,畅通无阻。
村里原有一所小学,但没有校舍。张作玺尝过没书念的苦,下定决心盖所新学校。他和党员干部集资捐款,不到3个月,一所占地620平方米的新校舍建成了,流落外村的学生们回来了。
为解决果农卖果难问题,张作玺想方设法收回了中间商手中6个苹果收购点的销售权,组织村民自主经营,一时间,苹果的销量猛增。果农们得到了实惠,但张作玺却因此得罪了中间商。他承包的47棵已经结果的苹果树、80多株幼树以及500多棵结果的山楂树被人全部锯断;经营多年,每年收入近万元的盆载葡萄,也被人趁天黑砸得稀烂……
治山引水谋富路
“三难”问题解决了,如何才能彻底改变牌坊店村的贫穷现状呢?张作玺将目光瞄向村西北的5座荒山。1989年3月,他带领全村的壮劳动力挺进荒山。此后5年里,张作玺和他的开山大军们在深山秃岭开发荒山3000亩,栽种苹果、杏、李子等果树3万多棵,其它各种苗木140多万株,修筑环山作业路17.5千米。
治了山,引水又成了难题。牌坊店村一年有五六个月为缺水期,每到这时,村民们就得到5里外的浮渡河去挑水。人用水都成难题,何况是给果树灌溉。面对这种情况,张作玺迎难而上。1995年3月,牌坊店村“引浮入牌”工程拉开序幕。他组织人员先修复了河边废弃的人工湖,又在湖内挖了一口直径4米的深井,在旁边修建了一个提水站,又修筑了一座容量为14万立方米的水库。在湖与水库之间,架设环山输水管道2018延长米,砌筑墩台68个。短短4个月,一期工程提前竣工。
1996年,该村打响了兴修水利的二期工程。此次工程是把水库里的水引上山,对果树、林地实现三级提水灌溉。两年间,5座山上修建了14个蓄水池、3个导水站,架设管道6862延长米,水库里的水被直接送上了山顶。山上的果园设有分支管道,每50米装置一对水闸阀门,浇灌时,打开阀门,山上3.5万多株果树都能滴浇漫灌,山上林地、花草的灌溉率达到95%。
生态旅游显风光
多年来,张作玺带领村干部对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心血,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对村道进行了一二期改造,实现了沟渠、管道排水,涵洞与村路合二为一;修建了一条2公里长的外环村路,环绕村主产果区、农业密集区,呈月牙型与村路衔接;修建了18个垃圾投放池,1个垃圾处理场,并安排专车专人负责清理垃圾……
为谋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党总支打造出以“山水林园路”为主题的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将原来的犀利贞农场改名为“鑫源山庄”;在水库四周修筑了500延长米的垂钓平台,向水库投放10万尾彩鲤、鲫鱼等鱼苗;拓宽盘山路,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规划、修整了苹果、杏、桃、李子、樱桃采摘园;设计、修葺出鑫源山庄八景。农村生态旅游景点一经推出,各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时游人如织。
张作玺自1986年担任村支书以来,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牌坊店村的发展建设上,平均每天工作达十三四个小时。超强度的劳动,导致大腿静脉瓣损坏,两腿常年浮肿,他却没有休过一天假。
2014年12月2日,张作玺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被乡亲们送往医院。大家彻夜守候在抢救室外,期盼他能够早日醒来……
仿佛是听到了大家的呼唤,张作玺奇迹般地醒来了。出院后,又一如既往地奔波在他最挚爱的这片土地上。
张作玺的付出和担当,不仅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1998年,张作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英模”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7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到牌坊店村视察,鼓励他“为新农村建设作表率”;同年,张作玺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如今,张作玺仍然在为牌坊店村的经济发展继续做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