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居家健身 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2022年05月10日

当前,网络上有关健身的方法各种各样,那么,针对老年人在科学锻炼身体时,应了解哪方面的基本常识呢?

在家健身,受场地和器械的限制,可选择的健身项目有限。

一般来说,“科学健身18法”、健身操、舞蹈、八段锦和太极拳,趣味游戏、地板动作、椅子运动等较为合适。

如果按身体素质细分的话,力量练习有平板支撑、深蹲、哑铃和弹力带等;柔韧练习有普拉提、健身操、弹力带等;耐力练习有动感单车、跳绳、原地踏步等。

适宜的运动量

运动强度的等次及对应运动项目

高强度运动:跳绳、球类运动 、游泳、快跑。

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

轻度运动:广播操、太极拳、八段锦。

非常轻度运动:购物、散步、做家务。

那么,运动强度如何判断呢?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和体弱者建议锻炼时安全强度的心率为:安静心率+30-40(次/分钟),可以上下浮动±10次/分钟。

此外,其它判断安全运动强度的方法可参考如下。

运动强度判断类型和标准

呼吸的快慢:略快/较快。

肌肉关节的感觉:肌肉略酸涨/无明显关节疼痛和麻木。

出汗的情况:微出汗/全身出汗。

运动主观的感觉:尚且轻松/有些吃力/吃力。

运动时间上,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通常持续30-40分钟(或拆分为三、四个10分钟时段),对提高心肺功能和降脂减重的效果更佳。

运动频次上,每周健身3-4次(或更多),就可以保持锻炼的效果,并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锻炼原则。这里说的科学锻炼,主要是有一个合适的运动量,即对运动强度、次数和时间的把握。前面已经就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频次具体作了介绍,因此,在锻炼时,按照这个要求进行练习,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在家里锻炼,场地环境条件都有限,一般控制在中等强度以下为好。

(2)居家锻炼原则。就是呆在家里进行锻炼。能不外出的一定不要外出去锻炼。现在出门到外面健身有被感染的风险,因此,居家锻炼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健身原则,一定要遵守。如果确实有条件户外健身的,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3)量力而行原则。无论是选择什么锻炼方式,都要切合自身情况。前面提到的锻炼项目,要适合自己;在运动量方面也要适合自己。因为,每人的体质状况不同,练习的内容方式也不一样,时间和次数都要根据当天自身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为在家里待的时间过长,想通过做一些过激或超出自己运动能力之外的动作,这反而适得其反。

(4)安全性原则。家里空间环境有限,有的家里是大理石地面,就不要做一些移动性的动作,避免滑倒。特别是老年人,可选择一些柔和的项目进行健身,并且动作不要太大。

注意事项

(1)在练习时,一定不要影响他人。如有跳的动作,最好减少幅度,或者暂时取消这个动作。

(2)保持适当的饮水。锻炼身体时,有时会出汗,锻炼到一定程度时,要补充水分。有的专家也提倡多饮水,因为人体最易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在口眼鼻等处,人体分泌的黏膜液有自身的抗体,可以抗感染,多喝水可促进自身黏膜组织液的分泌来抵抗病毒。虽然,因运动而饮水与主动预防疫情而饮水的目的不一样,但最终对身体都是有益的。

(3)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保持营养平衡。目前,宅在家里,时间较充分,合理安排好锻炼的时间,作息有规律,保持营养平衡,既提高了自身的免疫能力,又能够抵御病毒的侵袭。

(4)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较多,特别是高血压人群,在健身时,注意呼吸调节,尤其是在进行抗阻练习时,不要屏息,不要长时间做上肢上举或头低于胸部的动作,以免运动中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对于有糖尿病的人,在健身时,以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开始锻炼较为适宜,建议不选择无氧运动,如举哑铃或重物等。

(5)环境条件允许的话,在保证不与外人接触的前提下,可以到户外进行锻炼。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锻炼身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只要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况就行。等到打赢这场战“疫”,再到户外锻炼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