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

今营口银行滨河支行

营口新市街

今东升路北段

今福满楼饭庄

牛庄俱乐部旧址

公鸡楼



今平安广场南侧空地

营口清真西寺

今清真西寺仿古琉璃瓦窑亭

今西市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

东亚烟草株式会社



今营口舒爱得针织有限公司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位于站前区跃进街道办事处勤俭社区,曾用作营口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现由营口银行滨河支行使用。
营口开埠后,各列强国家纷纷而至,来华外籍商民日众。20世纪初,居住在营口的日本人建立了民间团体组织“居留民团役所”,该建筑原是俄国中东铁路局牛庄分局所在地,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归日本所有,1907年日本人将其改建成牛庄居留民团役所。
该建筑建于街道转角处,为二层木屋架砖石结构,高19米,面积816.4平方米。平面呈V形,正当中为入口,两边为凸出的六边形角楼。建筑立面处理简洁明快,一层为半圆形券窗,二层平窗上用山花进行装饰,入口处用水泥做成仿粗石砌筑状,上为方形穹隆顶,入口突出。两边凸出的角楼转角采用角隅石,圆形穹隆顶,立面稳定感强。从居留民团役所的建筑风格、结构及用材看,与日本“满铁”建筑课的太田毅设计的原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近似,具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流行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满铁”建筑课是在1907年从东京迁至大连的,设立之初,就是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最大的建筑设计组织,并主导日本人的建筑活动,改建而成的牛庄居留民团役所很可能就是由该组织设计的。
新市街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再次占领了营口(第一次占领营口是甲午战争),日本侵略者在现今的营口市站前区内花很大力气修建了专供他们享乐的地界——时称“新市街”。
这个“新市街”是日本人为了和营口发祥地的商埠相区分的叫法(他们称营口商埠区为旧市街)。日本人建造的日式格局的建筑大都集中这里,是用营口海关关税的款项强制开辟的城中之城,在他们霸占的这块土地上大兴土木,按照“长远规划”修柏油马路、排水沟渠,建警署、神社、旅馆、工厂、学校、公园、妓院、民居和火车站等各类设施,对日本人的这些无理行径,中国政府提出的抗议无济于事。
牛庄俱乐部旧址
牛庄俱乐部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其前身是外国人设在中国的洋总会,最早是由成立于1904年的英国人商会发展而来。
牛庄俱乐部旧址是1915年建成,在其门顶上还留有“1915”字样,是近代营口开港后洋人设立的洋总会所在地。该建筑分二层,一层为半地下式,顶部有阁楼。整体为红砖砌筑,木架结构,“人”字架铁瓦顶。建筑内设图书室、大客间、玉突台、事务室、简易料理、浴场和理发室等,建筑面积为1994平方米,高度达12米。
日本侵占营口期间,这里改作宪兵队,设有刑讯、水牢等室,关押中国人民,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公鸡楼
清康熙年间,外国天主教已传入营口。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大司牧杜来营,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埠内西部创建天主教堂,称为“圣母海星堂”,也称为“天主教分教堂”“营口西教堂”,俗称“公鸡楼”。其遗址位于西市区原西市场街道办事处境内、原立新药店东北直线距离约150米处,现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境内。
公鸡楼于清光绪八年(1888年)建成。该教堂分东西两部分,建筑形式均为西方式样,砖木框架结构,有附属房41间,东侧为礼拜教堂。因教堂北山墙上方设一小木楼,楼顶竖一铁杆,杆上有用铁板做的公鸡图形一只,作为测风向所用,得名“公鸡楼”;另一说法:在天主教活动中也有因耶稣的故事而立。
教堂西侧楼房两层,坐北面南,呈正方形,顶部为斗形瓦盖,四周房檐向外伸延,青砖裸露,为神父、牧师住宅办事之用。
该教堂当时专为营口西部江苏松江籍渔民教友而设,新中国建立前夕停止活动。1958年后,教堂北上侧木楼连同“铁公鸡”一起被拆,现在平安广场南侧成为一片空地。
清真西寺
营口清真西寺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建筑整体坐西向东,东面为正门门房,西为礼拜大殿,再西为望月楼,南为沐浴室等建筑,北面为殡仪室。该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为当时天津洋枪队驻营口统领马魁等人牵头集资兴建,光绪年间由督修营口西炮台的左宝贵等人出资扩建,左宝贵还亲题楹联,并开设经书义学,对营口市区的回族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教义启蒙。
1905年建后殿五间,仿古琉璃瓦窑亭一座,20世纪20~30年代又进行三次扩建、修缮,1980年重修礼拜殿和前殿,营口清真西寺被列为全国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
东亚烟草株式会社
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引发了“日俄战争”,日军攻占营口,沙俄败走。日本侵略者为长期霸占营口,进而达到侵占全东北的目的,在营口商埠以东设立了“新市街”(类似其他地方的租借地),规划街巷,修铁路,建码头,设立宪兵队、警察署,开设工厂、洋行、学校,俨然以主人自居。
1908年,设在日本东京的东亚烟草株式会社的佐佐社长亲临营口考察,他认为,在营口投资建厂的时机已经成熟:日本人在营口有了“国中之国”的新市街;有天然的良港,海内外水路运输便捷;有廉价的中国劳动力,更有着广阔的东北市场。于是,他决定在营口开办东亚烟草株式会社营口制造所(又称东亚烟草公司),这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办的第一家日资企业。
据1910年《南满洲经济调查资料(营口部分)》记述:“东亚烟草株式会社,有管理及技术人员29人,中国工人490人,大部分是10—16岁的男女童工。日生产卷烟30万支左右,日生产将达百万支以上。”
日本侵略者统治营口时,营口烟草工人携手同心,团结一致,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在营口的反日斗争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