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马拉松——不是谁都能跑的 2023年03月17日

编者的话:日前,华为公司一位高管的去世引发关注,网传死因或许和28公里的跑步有关。于是,马拉松与健康的话题又一次引发大量讨论。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办得火热,为招揽更多人参与,有的甚至降低或不设报名门槛,与此同时,参赛人员受伤、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专家表示,安全本是体育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人们应对当前的“马拉松热”有所反思。

报名参赛愈发火爆

近十年,我国万人马拉松赛事呈爆发式发展,从之前的无人问津,发展到今天的万人抽签才能参加。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达到1828场,年度参赛规模为423万人次。对此,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系主任戴剑松表示,这和生活水平提高、大众健身意识提升有很大关系。由于易开展,跑步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国人第一大运动项目。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少职场人士选择通过跑步缓解压力、对抗焦虑抑郁情绪,也是一大动机。一小部分跑者确实存在追风、赶时髦的心态加入马拉松赛事中,但仅占很小比例,因为马拉松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一般人完全达不到。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每一例悲剧的发生都引发大众对马拉松的健康争论。戴剑松表示,跑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极限运动,有一定运动风险,但运动猝死是极小概率事件。若用绝对风险值衡量,每10万人在整整一年的各种运动中,发生猝死的总概率是0.31人—2.1人。跑步带来的健康好处更不能被否定。大量研究证实,跑步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减脂、解压,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此外,最新研究显示,运动员的寿命远远长于普通人群,这说明长期训练并没对运动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因为马拉松比赛中偶尔发生猝死事件,就否定运动的价值。”

准备不足很受罪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不是人人都能跑,不适合也不推荐全民参与。戴剑松表示,想要跑马拉松,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强大的心肺功能。如耐力不够,靠走跑结合进行马拉松的人,不能称之为完成马拉松。2.有较长时间的良好训练。3.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很多跑者后半程出现关节、肌肉疼痛就和日常肌肉力量训练不足有关。4.有正确心态,能按照自己的实力科学合理设定参赛目标。

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和准备就贸然参加马拉松比赛,极少数发生猝死,更常见是发生抽筋、“撞墙”(身体极度疲惫、迈不开腿)。一旦发生抽筋,一般来说后面的跑程会不断抽筋,导致很多跑者只能降低配速,边跑边走、边抽筋边拉伸,痛苦不堪。“撞墙”与抽筋一样,本质上也是跑力不够的表现,到最后体力消耗殆尽、肌肉和神经严重疲劳。由于准备不充分,运动量大大超过身体承受能力,还会造成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经历上述痛苦,跑马拉松便成为了“受苦”,没有一点美好的体验。

守住安全“红线”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戴剑松表示,想要安全跑马,赛前要记住以下原则:训练达标。准备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跑者,至少要系统准备一年以上,每个月跑量至少要达到180—200公里;半程马拉松,至少要准备半年以上,每个月跑量至少要达到120—140公里。

规律体检。马拉松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其次是肥厚性心肌病等。在备赛马拉松前要判断自己的心脏能否承受,每年应规律体检,做安静心电图、血压等基础检查。如有条件,每年还要做一次运动平板测试,即运动负荷下的心电负荷试验,可发现潜在心脏风险。今年,国内专家发布的《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即便身体健康,年龄也不大,在进行剧烈运动前,都应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

良好的生活方式。除了跑步,还需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等相互配合,让身体保持活力。同时,平时应注重力量训练,增强身体核心力量。

马拉松比赛中也不能掉以轻心,须做好以下几点:把握心率“红线”。如果只是把跑马拉松当作一种体验,并不追求成绩,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的65%—78%;平时训练有素,有一定成绩追求,按马拉松配速跑的心率区间去跑,相当于最大心率的79%—84%;全程不建议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85%。

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如发生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失去空间方向感、产生幻觉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及时补水。跑马拉松时,补给丢失的电解质和水非常重要。可以在前10公里喝白水,之后白水和运动饮料混合补给。每次补水200—300毫升,一口白水加一口运动饮料。比赛后程,适当吃点香蕉、糕点补充糖分,也可自备能量胶。

马拉松比赛后,当天做好恢复,不仅能快速有效消除疲劳,减少各种跑后不适,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同时注意:1.跑步结束后,不要立马进行拉伸,慢跑15—20分钟,或步行30—60分钟后再拉伸。2.尽早补糖补水,有助于纠正电解质紊乱,消除疲劳。3.跑步结束后45分钟到1小时洗澡。冬季水温不超过42℃,夏季水温保持在37℃。洗澡时间不超过20分钟。4.洗澡后用泡沫滚筒、按摩棒等工具按摩放松。5.保持充足睡眠。

总的来说,跑步是全民健身运动,但马拉松不是全民健身运动。跑马拉松不是赶时髦,无准备、无检查绝不能跑,循序渐进地跑步才适合所有人。即便跑马前准备充分也应慎重参加,这应成为跑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