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 树
海丹青
在我的记忆深处,生长着一棵槐树,它很高,却又孤独。我常常在梦境中看到它,站在空旷的园中,很高很高,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它没有伙伴,总是独自站着。我想要触到它的枝桠,就像去握一位老友的手,可是,偏偏我触不到,梦便惊醒,于是在无限的遗憾和怅恨中,感觉夜很深,很冷。
童年伴随着钟楼的钟声在岁月里前行,我常常躺在院子里的草地上,闭着眼猜测下一声钟声是否会响起。那时,爷爷家的房子是一座二层的小楼,爷爷的哥哥——我的大爷爷经常来这里,帮助爷爷打理花草,也常常在槐树下练剑。
庭院不小,却满是矮花短草,一团一团挤在一起,繁花似锦的样子,像是上天把所有的幸福都给了它们,美得不得了。可在当时,我并没有过多留意这些上天眷顾的花草,相反,我更加留意那棵槐树。它的树冠在地上投出一大片阴影,它比小楼高出很多,伫立在小楼的后边,那里是个拐角,是路的尽头,风总爱从那里吹过,冷冷的,我很怕。
它的枝桠时常会伸到二楼走廊的小窗,被风拉扯着,敲打着玻璃。那声音回荡在走廊中,像在诉说,又像不是。
我经常在走廊中踮脚登上小凳,想伸手尝试到窗外去触碰枝桠,或摘一片叶子,拿去和小朋友们炫耀。可每当此时,总有很大的风,从小窗吹进来,夹杂着细沙,拉拽着窗子噼啪作响,我又不敢了,畏惧地缩回手。这种感觉很不好,让我对这槐树,有了莫名的恐惧。有多少次,我沿着庭院的墙壁偷偷走到小楼的拐角,小心地朝那槐树望去,那拐角的风总比其他地方大,且冷,那棵槐树就站在那里,我突然间很可怜它……
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是伤感,只是每次看了槐树之后,都隐隐地有点失落,看到母亲,就抱着她的大腿闭着眼一直掉眼泪,母亲总说,是不是孩子让风沙迷了眼?
那时候的夏天,地葫芦的花总是让人心花怒放,风一吹就像浪花起伏,发出沙沙的声音。我被这短暂的美丽所吸引,渐渐忽略了那槐树,直到初秋,繁花落尽,槐树叶也枯黄了,风过时同样发出沙沙的响声,只是那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脆弱。我又伤心了,感到自己亏欠了槐树,是自己很久没有关注它,它才会如此不堪风霜的。它已然成为了我心的一部分,无论自己曾经是否惧怕过它。
每当我想起老宅,那槐树就站在我记忆里,站在我心头最温软的一角,轻轻摇摆。
小学毕业那年,大爷爷过世了,爷爷很伤感,一个人在院子里不声不响地除草、种花。
槐树落下了好多白花,像下雨一样,我站在树下,不知道该往心里塞些什么。那天,我第一次鼓起勇气走近槐树,紧紧抱着它,没有放手。
那一次,我流了好多泪,多得像是身体里的水流干了,流出了血。
十几年过去了,老宅早已消失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中。它红色的墙面,复古的阳台,尖尖的房顶在我的记忆深处,隐隐出现,那是命运留给我的一尘不染的、朦胧且美的画面。这画面的每一个笔触,都是我曾经幼小的心灵感受天地的记载,每一次翻阅,都有不同的回味,都有不一样的感慨。还有那槐树,它虽静静的,却似乎能懂,懂得我对它的心,是真的。
这么多年,我住过很多房子,也看过很多槐树,却再也找不到老宅槐树的那份灵动,再也体会不到自己对老宅槐树的那种莫名的关切。老宅的槐树,或许是懂我的。这世间,只有那一棵,唯一的一棵。
我想念它,想念和它有关的一切。
拆迁时,房地产开发工程队掘出了老槐树的根,我发现它的根已经空了。它曾经所依附的一切,都渐渐离它而去,再也没有可敲打的窗棂,再也没有可拥抱的孩子了。
那一刻,我捂着胸口,一阵刺痛,我无法自持。逝者已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住他们在我心中的温度,留住他们在记忆中的一颦一笑,一摇一曳。
我的心不大,但是足以容纳。也正如有人说:“珍惜身边的一切,因为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而我,依然盼望着,能与它再见,哪怕那时,已不是今生……
他用一首诗,写尽了半生落魄,一世酸楚
李明昌
文字是情感的凝华,诗词是文字的结晶。一首古诗,一首词,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
不知为何,古人留下的那些诗词中,总是携带着一抹苦涩的感觉,就像杯中的茶叶,虽然清香致远,却也苦在心头。而且纵观他们的人生经历,似乎也都并非是一帆风顺,正如笔下的诗词那样,始终充满了辛酸。这似乎是他们逃不脱的宿命,随意翻开诗词古卷,皆是这般深深的无奈。其中有这样一位诗人,更是用一首诗,写尽了半生落魄,一世酸楚,用自己无可奈何的身世,向人们证明了,自古文人谁最苦。
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并非是胸中没有文墨,而是明明满腹经纶,怀揣着冠绝千古的才情,却得不到一展宏图的机会。最终看着自己,在时光中慢慢老去,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所有的追求和志向化为泡影,见证自己的灭亡。
这首古诗的主人,便是这样一位可悲的诗人。而且他的人生很悲惨,他的叹息也很深沉。在他的心中,仿佛藏着人世间所有的沧桑;在他的笔下,似乎写满了命运带给他的悲哀。
悠悠浮生多半载,凌云壮志渐消磨,他的人生路,早已梦断当年。再回首时,只剩下满眼悲哀,遥望回不去的曾经。这首充满沧桑之感的古诗,书写着他心中,最难以割舍的遗憾。他就是徐渭。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在这首古诗当中,透露着一种超乎于寻常意义的苦。它无关于物质的享受,只在于精神的追求,是一种类似于煎熬的痛苦。当一个人的生活,与他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这样的痛苦,也就会越发的明显。就像是一阵阵凄寒的秋风,时刻摧残着孤独的内心。
然而世事浮沉,能够平步青云者,世间又有几人?大多数人都是像他这样,带着再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在尘世中无声地老去。或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也会回忆,当初意气风发的年华、笑看天下风云变幻的日子。
可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将他心中的豪情壮志,消磨殆尽。“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失魂落魄的他,在孤独萧瑟的晚风中,看着飘散在眼前的一缕白发,忍不住叹息这一生命运浮沉,回味这一世颠沛流离。
曾经名满天下的才子徐渭,竟然也会沦落到孤独终老的地步。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结局,就像在瑟瑟寒风中凋零的落叶,早已无人问津。
或许他也曾经幻想过,自己可以有朝一日,再次迎来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但事实上,他却早已没有了从头再来的可能。“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此时此刻,他除了接受这个无情的现实,已经别无选择。
他就像是一颗被时间抛弃的明珠,永远地沉入了黑夜当中,再也无法得见天日,只能就此沉沦。
他用一首诗,写尽了半生落魄,一世酸楚。他生命中所经受的痛苦,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到深深的惋惜。一代才子,终究黯然离去。
也许人生在世,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痛苦。只是有人用内心战胜了苦难,有人被苦难淹没了内心。
我们虽然无法完全超脱这些痛苦,但是却可以选择面对磨难的心态,心若不灭,生命便不会谢幕。
破阵子·六尺巷
王卓
陈迹今犹俯仰,高风屡对沧桑。消尽是非通世路,自有乾坤立此墙。巷幽心更长。
放眼云山堪愧,低头进退何妨。意气多争人易老,病眼常空枉断肠。疏钟入夕阳。
营口初春
隋天怡
雅风来,新影立,倾路暖光照。旧友同牵,仰首叶长笑。云天柔软相依,雾轻烟浅,炫人眼,海宽深杳。
百车靠,渔船何处悠游,疾声过飞鸟。湿地芦黄,传仙鹤生俏。然听娃唤音高,清欢欣望。踏春景,满心晴好。
野菊
孟秀敏
乐得西风任意裁,偷将颜色染香腮。
悠然摇曳清幽处,且待陶翁择日来。
鹧鸪天·梅
李秋红
傲雪凌寒嫩蕊抬,迎风斗艳瑞春开。香飘故里霜容减,乐赏乾坤风采来。
南国水,北方苔,谦恭仁让不生哀。绝尘清雅英雄骨,留梦从容隐逸才。
春日遣怀
司美霞
春许营川无限情,辽河波涌暖心盟。
铺笺诗就人不寐,落笔涛掀月亦惊。
卅载漫漫云路广,千帆速速海风清。
身居阆苑琅嬛地,愿与东君共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