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不合适,可能使足弓、脚踝、膝盖等关节受到较大冲击,而一双好的跑鞋,既能防范上述运动损伤,还有助于跑出好成绩。不同跑步水平的跑友,如何选择合适的跑鞋?广西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学教授陈支越给出详细建议。
初跑者 刚开始练习跑步时,通常跑步姿势不稳定,踝关节发力不足,易出现肩部前倾、腹部无力、骨盆不灵活,重心偏低,跑步时脚接触地面时间长,落地冲击力大,踝关节容易受伤。一旦跑步距离过远、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足弓塌陷或足底筋膜炎。陈支越建议,初跑者尽量选择鞋底厚、脚后跟包裹性好的跑鞋。这种鞋子通常整体重量较大,却能很好地保护跟腱和足弓。时下流行的碳板跑鞋,虽然质量轻、韧性高、回弹好,但初学者腿部力量弱,并不适合,可能还会导致小腿肌肉酸痛。练习2~3个月后,初跑者适应了一定运动强度,耐力、跑速都有所提升,应及时更换轻便、减震的跑鞋。
进阶跑者 相较初学者,进阶跑者的速度更快,耐力更好,跑步持续时间也较长,这个阶段对鞋子的舒适性要求更高,否则对脚踝、膝盖等关节冲击较大。陈支越建议,体重正常的跑者,此阶段可更换减震功能、弹力更好的轻便跑鞋,减轻着地时的缓冲力,保护踝关节和膝关节。体重偏大的跑者,可选择稳定型跑鞋,这种跑鞋鞋底、鞋帮相对厚些,能有效减轻踝关节负重,减少损伤。
长跑达人 晋级跑步达人后,对运动成绩和运动强度有更高要求。此时的跑鞋要为跑者提供更灵敏的反应和平稳的跑步体验。建议鞋面选圈状针织工艺、网眼的,以提升跑鞋的支撑性,使鞋面更贴合双脚,并提供充分的透气性;脚趾上方鞋面处选密度较大、弹性更好的,让脚趾在鞋内能灵活调节;中底选轻量硬质的,同时兼具有力的反弹,让跑者不会感觉脚下太软,实现更平滑的脚跟着地,以缩短触地时间,让人跑得更有弹性、富有节奏感;鞋底选择更耐磨的材质。此外,跑步达人的日常训练形式比较多样,选跑鞋时应有所侧重。比如,练习短跑提高爆发力时,跑鞋要包裹性好、抓地力强等。
最后陈支越提醒:1.购买有质量保证的品牌跑鞋。2.不要把跑鞋当“万能鞋”,它不能替代其他运动项目专用鞋,如篮球鞋、羽毛球鞋等。3.参加比赛时不要穿全新的跑鞋,避免新鞋磨合期不合脚,发生运动损伤。4.千万不要一双跑鞋“一穿到底”。如果每天跑5公里,跑鞋6~7个月就应更换;如果每周跑3次5公里,至少一年一换,或多买几双鞋换着穿。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