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营口诗人走进大石桥采风作品选 2023年06月13日

剪来春风入画屏(外一首)

李秀文

金牛山

你是站在山峰中的一抹柔情

风正在田野上撩起往亊

一层层 一层层

姹紫嫣红的花朵

醉了辽南

山下柳丝画出倒影

双眼漏掉的时间溅湿了

先人的衣衫和劳动的号子

消瘦的五月握着柴棍

试探着生活的甘甜

篝火里平静的日子

被悄悄地提出来

涂上点点忧伤

一波又一波漫上的

是情歌 是忘不掉的思念

西田村

岁月让玉

回到阳光和花的呼吸

三年行动

让树和小草

重返繁枝绿叶的情愫

再从绿色中打捞出

晨辉 烂漫的气息

欢歌笑语也能让心里

下起绵绵细雨

摘一片柳叶

吹响美音

声声都是时代的情

那是金色的梦想

那是新突破的华章

永安镇的灯火

曲文学

金牛山博物馆和西田纪念馆

仅一道之隔

一副担子

一头挑着历史,一头挑着现实

历史越是厚重

现实就越丰满

刀耕火种的日子已经远去

党旗招展,指引前行的脚步

当夜幕降临,山上山下连成一片的灯火

护佑永安镇的人民永远平安

点石成金

——写给菱镁化工

李正良

那些坚硬的石头从没想过

有一天自己会软成泥土

成为食物中的一部分

或许原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身体里蓄满了精华

生物的衍生,就缺少了那部分

菱镁人火眼金睛

弹指一挥间

点石成金

把石头还给大地

茂盛 丰硕,五谷丰登

馈赠给营养匮乏的胃

绕体一周,身强体健

镁都,美都

——营口诗人大石桥采风散记

王晓军

在城市规划展示中心,难平心绪

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看似缥缈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它藏匿在春天的花蕊里,飞舞在仲夏的海天之间,悬挂在金秋累累硕果中,浸没在隆冬皑皑白雪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大石桥就有她骄傲的底气。

站在中国镁都大石桥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大厅内,我在回味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大唐初年,唐王李世民征东过此,马陷淤泥河,战马惊鸣。薛仁贵飞马救主,化险为夷。太宗遂令建石桥于河上。始有大石桥之名,沿袭至今……”我一边品读《大石桥赋》,一边回味唐王和薛礼征东的故事,心绪难平:原来中国镁都——大石桥竟有这般悠久历史!沿着历史的脉络,我的心绪一下子飞到了唐朝那个时期。我仿佛看见白袍小将薛仁贵正英姿飒爽,飞身骑上白色战马,直奔辽南大石桥淤泥河救唐王李世民的画面,一杆长枪左晃右摆,让敌人闻风而逃……

几千年悠悠而过,新时代的大石桥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之大石桥,沐改革开放之春风,擎科学发展之大旗,万众同心,励精图治,遂承金牛山人之坚韧,近借科技创新之灵光,领民营经济于东北,攘镁都新城于南城,创书画之乡于华夏,跨实力百强于九州,铺富庶之路,架文明之桥……站在悠悠历史和蓬勃现实之间,没有人不会为之动情。

蟠龙山,你是我久违的依恋

还记得那年深秋,我与爱人走进你,神龙见首不见尾,竟然迷了路。我俩徜徉在你的怀抱,迷醉、流连。在至高点塔下留影;在木栈道的凉亭下小憩。山中虽没有花香袭人,却有鸟雀啁啾。此时正值深秋。多么期盼有一个盛夏,投入你的怀抱,再亲近自然。

如今,这个愿望在此初夏终于达成。

蟠龙山如巨龙蜿蜒起伏,青翠耀眼,它俨然成了镁都的天然屏障。熏风不燥,蟠龙山下的广场音乐喷泉是一道曼妙的风景。时而直冲云霄;时而舒缓迟延;时而如银柱四射;时而又变幻成朵朵银花……随音乐声高低起伏,水花次第盛放。远处青山是背景,近处绿地相衬托。蟠龙山,你俨然成了人们心中的乐园。白天,老人们漫步,吸收着大自然的氧气;夜晚,华灯初上,镁都人的夜生活拉开序幕:书画院里吟诗作画,挥毫泼墨;烧烤街品尝小吃,体味人间烟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弘扬正气,切磋球技和棋艺;广场上健步行走,舞姿婆娑,引吭高歌……人们用幸福浇开美丽的花朵,镁都成美都,祖先佑护金牛山人的后辈,过上了神仙般的幸福生活……

蟠龙山,你是我久违的依恋!

镁都,美都!祝福你,你的明天会更绚烂美丽!

金牛山

冯亚娟

金牛山是一头低头吃草的犀牛

十几万年来

在这片土地上不停地奔跑、欢叫

梦里,我曾跟着它走过每一寸土地

那时像它一样,四脚着地

吃脆嫩的野草

饮清澈的山泉

也曾想过要一起离开

可一这样想,我们就会望着彼此流泪

而月光,吐出了世间所有的秘密

看见生态镁(外一首)

梁吉强

需要把时间锻压成型

把焰火,汗水,期冀也锻压成型

才会出落成一块过硬的镁砖

这还远远不够,必须回到原点

让矿脉长出枝条,长出河床

长出清风和鸟鸣

才会冠以“中国镁都”出品的美名

在营口菱镁化工,非再生类硫酸镁

正脱胎换骨,变身为镁肥饲料

重新回到滋养它的沃土

文明之美

置身西田村,远古文明从金牛山破空而出

循着苍茫古道抵达盛世繁华

每一缕光,都是唐王河静水流深的形状

经过的街巷、乡村都能说出文明的去处

星星和灯火会瞬间从心里明亮起来

站在蟠龙之巅,梦想又抬高了158米

文明,紧抱着这座城市

西田纪念馆

李帅

一团火在地平线上

向村庄凯旋走来

永安看见

她健步走来

大石桥看见

她穿时代的外衣

村头南果梨园看见

她抖下万匹彩霞

让村民的老式犁杖

犁出世界的阳光

有人比我更早到达这里

白旭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五月下旬的一天

树木葱茏,原野上宁静安详

显然有人比我更早到达这里

用火照亮蛮荒,用石头去获得食物

在博物馆里,我看着她

一个二十六万年前的女性

没有人能告诉我

她活了多少岁 是否有一个男人给她捕猎

那匆匆一瞥

辽南亘古不变的风和阳光里

我看到了人类的童年

时代辉映下的大石桥

王潇慧

怎么描绘你

在你的城池

“金牛山人”早已安营扎寨

26万年的时光延展,使我的想象近乎枯萎

西田村

流淌过革命基因的红色热土

又以新的姿态崛起

那闪着金色光芒的镰刀斧头

在绵延赓续里

收获田野与匠心

烽火台、娘娘庙、拽住唐王马蹄的河流

在粗犷的线条里渐次舒展

沿着稻田无垠的余韵

我的目光像自由的小鸟

滑翔

跌落在黄丫口的杜鹃枝头

敬重一个人——

从田间地头犁杖而过

他耕耘的泥土被酒香浸润

北魁酒业,一只桀骜的辽南之鹰

绝不会放过盛世华庭

俯视蟠龙山广场

与时空对话

如今的容颜是否丰润

漫步于美食的烟火人间

我的触动竟这般酣畅

攥紧这里每一块石头

因镁分子的逗留

而愈发矜贵

别介意它百变的造型

在科技美学中呈现着至高的标准

面对多纬度的“中国镁都”

我真的无法准确描述

哪一种都不能代表蕴含的极致

如果非要抉择

那就用历史与时代辉映

浓重且绚烂

金牛山仰望

卜丽爽

站起来,只是开始

时间可以用脚步丈量了

26万年的高度,用时30分20秒

鲲鹏飞向南海

披毛犀从灰烬里穿过

闯过去的关口,才有姓名

阳光斑斓,护佑祖先的愿望

看一眼,山前的草绿了

再看一眼,山后的果红了

一群人站在山顶

他们仰着头

他们身后的金牛也仰着头

金牛山遗址

薛雪

二十六万年,金牛走成了山顶的石雕

每一次回望,海潮退了又退

是谦让,更是景仰

苔藓遮盖了脚印,行色匆匆

从爬行到站立,看得就远了

石头行走,垒成石屋

篝火烧热了石缝,从此有了人间烟火气

石径,通往山下的田野

再弯腰,直立,已是五谷丰登

祖先退守到山的深处

守着金牛,守着他们的历史

进山出山的后辈

弓腰而入,挺胸而出

卜昭敏的名字 吸引了我的目光

王志良

西田村村部墙上的图片

一个名字牵住我的目光

卜昭敏,营口县第一支部创始人

那年,你带领九名党员

在田家村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建立了营口县第一个革命战斗堡垒

从此,你不再只是一个盖州人,

你是党的人

在营口,在党内

都在传扬着你的故事

我曾经看见过一簇火苗烧红了一片草地

而你和我的先辈们

建立了一个红色的中国

在金牛山的废墟上 想象或构建

付艳令

杜鹃举着粉色的花朵

麻黄草举着红色孢子样的果实

鹅耳枥翠绿色的叶片上,白色突起的筋脉

如脚下连绵起伏的金牛山

蜘蛛在水龙骨上织网,刚刚织成的蛛网

还没有找到落脚点。软风吹来

蛛网在轻轻地摇荡

山下的湖泊里,蚌类跳舞

犀牛和斑鹿不时从河边经过

阳光照在牛角和鹿角上

闪现出斑驳之美

河边的石头垒成的灶里,还存留着火种

不时有食物的香气飘在河面上

飘在河面上的还有鸟鸣声

草鸮、丘鹬、鹧鸪……

顺水而流,悠远绵长

仿佛还在我的耳畔回响

摧毁这和谐有序的一切的只有时间

几十万年的时间啊!

把宁静富足的金牛山变成一片废墟

只留下一些坚硬的骨骼

供后人发掘、参观和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