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爸爸的药箱 2023年06月19日

爸爸是乡下中医,一生以药为伴、以患为友、以病为敌,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职,药箱是无价之宝,成天背着不离身旁,医德高尚、妙手回春,在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我小时候在山村长大,常给爸爸当助手,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碾药、捣药、炒药是家常便饭。每天吃完早饭,我两脚蹬着药碾子的碾轮来回晃悠,把中草药碾成细末,用纸包好写上药名,装进爸爸的药箱里,这是散剂;有的做成丸剂,水丸或蜜丸,水丸粒小晾干后装入小瓶内,蜜丸是大丸外包腊皮,可以防虫久存不坏;犀牛角、羚羊角……需用利刀削成粉丝才能药用,炮制这些中成药都是我的拿手绝活。

爸爸的药箱是棕色牛皮做的,经久耐用,十分严密,雨雪不进,每天都是鼓鼓的。他为山民出诊治病、行针送药,爬山越岭,风雨无阻,经常夜幕降临才归家。第二天,天刚见亮,又有人来敲门求医,爸爸爬起来揉揉双眼,背起药箱,还没等吃早饭又跟人出门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穿破了多少双妈妈做的布鞋。

有一年除夕之夜,饺子煮熟刚摆上餐桌,全家人还没动筷,只听有人敲门。一开门,歪脖沟的王老二一头栽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马大夫,快救命啊!我儿子吃了红矾。”不由分说,爸爸拎起药箱,跟着王老二大步流星走出门外。来到王家,看到孩子吃的嘴角全是红粉。

3岁的孩子误把红矾当红糖吃了。瓜蒂是味倒药,爸爸把药箱翻个底朝上,也没找到瓜蒂,忽然想起瓜蒂是中草药落在家里,这可咋办?幸好在药箱的一角有一小瓶催吐药,按小儿量用温开水喂下,不到半袋烟工夫,孩子“哇哇”地吐出红液,因治的及时,挽回了孩子的生命。

爸爸是勤奋上进之人,7岁在私塾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庄农杂字》,以后又自学钻研张仲景的《伤寒论》,扁鹊的《内经学》,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寒、热、温、平400味药性,运用娴熟。一有时间就背诵药性歌:犀角解心热,羚羊清肺肝,泽泻利水通淋……又掌握了浮、沉、迟、数4部总脉和28部细脉。中医诊病离不了望、闻、问、切,切就是诊脉,通过脉搏跳动,便知患者病情。爸爸精通脉学,只要一搭手,便知病情轻重,若见雀啄、屋漏之脉,便是不治之症。爸爸还经常教我表里虚实,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爸爸对医药学和病理学精益求精,医术高明,从未误诊和错诊。对患者亲如骨肉,有求必应,名声远扬,方圆百里人人敬佩,每天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由于多年从医,经验积累,爸爸有许多密方疗效显著,对疑难杂症、疔毒恶疮手到病除。只可惜这些密方现已失传,治疗慢性胃炎的良方也未曾保留。

爸爸的药箱,还装着长短粗细不一的十多根银针和几个小火罐,遇到腰腿痛的,针灸速见疗效;遇到昏迷不醒的,对人中扎上两针,立即清醒过来,人们羡慕不已,称赞为神医。爸爸和千千万万个大夫一样,救命扶伤,天天忙碌在医药战线上。

92岁那年,爸爸的腿脚笨了,身子骨软了,拄着拐棍,三条腿走路也上不去山,坐在家里炕上放张小方桌,怀捧药箱,紧握笔杆给患者开药方,开着开着两手哆嗦,嘴流口水,闭上了双眼,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弟弟是赤脚医生,继承父业,重振旗鼓,背起爸爸的药箱,接过这一摊。

马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