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们的文明和弦(九) 引言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大队(以下简称机动大队)成立于1987年3月,现有民辅警44人(民警9人、辅警35人),其中党员24人(正式党员21人、预备党员3人)。成立至今,全体民辅警员零违纪。该大队2014年被公安部交管局评为“三大整治”先进集体,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公安厅“最佳警队”、辽宁省政府“先进政法单位”,2018年被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2022年被省公安厅授予“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公安系统基层单位”称号—— 党旗下的荣光 移动中的风景 ——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大队 2023年07月12日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文/摄

这座城市的每个清晨和夜晚,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风景——他们的到来,令突发事故的拥堵路段重新畅通,使道路两侧的车辆停靠更加规范,让酒驾违规违纪者无处遁形……他们被群众赞誉为交警支队里的“明星大队”。这一赞誉是对他们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度肯定,更是他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大美写照。

党员比例超半数 三十六年零违纪

平时体现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关键时刻发挥“刀刃”和“拳头”作用,以定点疏导、动态巡逻的勤务模式,早晚出行高峰时对主城区建设街进行交通疏导,平峰时对主城区“五街五路”存在的涉牌涉证、违法停车、非机动车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三轮车走禁行路、行人翻越护栏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及时帮扶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这就是机动大队的日常工作模式。

这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其核心力量,是由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全力付出凝聚而成。

在党员人数比例过半的“明星大队”,政治学习是贯穿日常、雷打不动的常规工作。机动大队党支部结合公安工作队伍建设实际,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党的二十大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教育,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16字总要求,以党建工作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他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以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担负起保一方稳定、护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

生活中,人人都有三亲六戚,亲疏远近。但在执法时,该大队的党员、干部铁面无私甚至不近人情。2020年春,大队一名辅警的岳父因酒驾被查,照样受到罚款2000元、驾驶证被扣12分的上限处罚。

在机动大队,既有法网无情的例证,也有法外施援的温情。2021年初,一名在盘锦打工,途经营口回丹东的男子因酒驾被查。经核实,该男子刚刚刑满释放不到一个月,当时实在没有承受2000元经济处罚的能力。但制度就是制度,谁也不能破例。大队领导与几名民警自掏腰包,为该男子代交了2000元罚款后,对其进行帮扶教育和严肃处理。

铁的队伍,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机动大队成立至今,有110人次受到三等功及以上荣誉,获得的奖状早已挂满单位一整墙。

践行党的宗旨 贯穿工作始终

多年来,机动大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质朴也是最豪迈的誓言,用满腔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滨城百姓铺就条条平安路。

为提升全队民辅警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支部一班人身先士卒,严于律己,带领全体民辅警练好内功。他们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支部书记责任人职责,坚持重大问题“一起听、一起议、一起定”,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坚持定期和民辅警谈心谈话,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坚持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党支部定期组织全队民辅警认真学习各项条例,在学习中力求做到“三个为主、三个结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发挥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抓党建工作带动公安工作的全面开展。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强化了党员廉政自律意识,提高了防腐抗变能力,进一步坚定了政治信仰。面对现代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他们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重点研析市局、支队下发的相关文件,不断提升全队民辅警文明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支部把窗口单位建设与实际工作有力结合起来,以抓制度,促规范,提升服务为目标,以创建标准化、服务亲民化、公开常态化、管理规范化“四个建设”,进一步公开单位办事流程,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使群众的求助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与机动大队民辅警的交谈中,他们说,自己干的工作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只是心中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的需要就是工作最大的动力。

2022年5月13日9点许,大队接到上级指令,为鲅鱼圈区一名患者送去抗癌药品。该大队立即派民警刘晓毅、辅警吴洪岩,将特殊药品送至营口南站高速入口。特殊时期能第一时间收到药品,令患者家属感动不已。

今年5月19日10时许,机动大队二中队巡逻执勤人员在市府路和渤海大街南侧公交站点处接到群众求助:一名老人找不到家了,身上也没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经二中队带队民警李国俊一行对老人耐心问询并多方打听,最终将老人安全送至西市区天元小区家中。

不胜枚举的平凡小事,让党旗下的警徽更加耀眼明亮。截至目前,机动大队共完成查处酒醉驾、货车超载、机动车违停、机动车司机不系安全带、电动车司机不戴头盔等13684起任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主城区内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道路交通秩序显著提升。

听党指挥 冲锋在前

“我现在真的是太难了!妻子有病住院,82岁的老妈生病,一天只能吃一点儿八宝粥。看着亲人被病痛折磨,我心里难受却帮不上忙,手头工作实在是放不下啊!”56岁的党员民警安强眼圈发红,哽咽着无法继续说下去。

作为机动大队的老党员,安强连续两年查酒驾800余人次,实现零事故、零投诉。每一次出警,他都站在最危险的位置,确保队友的安全。今年2月的一天,在一处测酒驾卡点,一辆黑色轿车被拦停。就在民警将酒精测试仪递过去的刹那,司机突然摇上玻璃窗,一踩油门,车子急速向前冲去。“危险,快松手!”安强一边大喊,一边将处于危险位置的战友拉向自己身旁。轿车从二人身边飞驰而过,撞到不远处马路边石才停了下来……常年的超负荷工作,令安强感到身体不适,住进医院后被确诊为脑梗,经半个月治疗后才出院。十几天后,安强再次出现在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事心疼地劝他回家休息,他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需要我!”

自己身患重病,老母亲没人照顾,妻子住院也不能陪护……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他投入紧张工作的脚步。坚守岗位是职责所在,直面困难是男儿本色。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时,安强只是朴实地回答:“我是一名党员。”

为切实推动党建工作,机动大队党支部强化工作措施和责任落实,突出整改提升,推动基层党建责任落地生根,种好党建“责任田”。他们按照工作要点,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进行分类,形成项目清单;不断规范“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把每周五设为“固定党日”,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大队党建专项整治“零遗漏”;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福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3岁的辅警张瀚予是机动大队“老人”了。2016年来到大队后,他就成了民警们的好助手。无论寒冬酷暑,他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遇到下雪天更是早早来到队里,将警车上的雪清理干净,把车子打着火,“我们是机动大队,随时都可能接到任务,这样就能为行动赢得时间。”

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护学岗路窄车多,每天早晚上学放学高峰,人们都能看见张瀚予忙碌的身影:他在护送孩子们过马路;他在指挥接送车辆不要随意掉头,即停即走;他在打电话通知车主立即将乱停乱放的车子挪走……不久前,他的奶奶去世了。作为唯一的孙子,张瀚予只是在出殡那天请了半天假,与老人辞别后,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我虽然是一名辅警,但我更是一名党员。我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张瀚予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

连续5年因工作突出被市交警支队评为“道路交通管理先进个人”的机动大队负责人孙勇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成绩都属于过去,鲜花和荣誉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原动力。在未来的路上,我们要继续用实际行动为警徽添彩,为党旗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