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情 中国风》1

《那山那海那片情》剧照

《江山情 中国风》2

《江山情 中国风》3

《江山情 中国风》4

《海上明月 天下营商》

《梦回摇篮》剧照
7月16日,“江山情·援疆情—营口文旅新疆行”活动在新疆乌苏市落下帷幕,作为入选辽宁省“二十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的《江山情 中国风》在乌苏大地唱响,营口市艺术剧院的原创歌曲《江山情》《河清海晏》《从东方向世界》《月满中华》先后亮相,这些独具匠心的舞台艺术作品赢得新疆人民阵阵掌声,展示着营口文艺院团的活力和实力。
作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浪潮下成立、成长起来的国有文化企业,营口市艺术剧院以精品剧目立团,改革创新人才激励培养机制、剧目创排机制和管理经营机制,实现了净资产从0元到1000万元的跨越,探索出了一条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自信自强之路。
深耕:文艺精品弘扬家国情怀 凝聚时代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强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营口市艺术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奋进的火热实践,推出一系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
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维园庆回归”活动,营口市艺术剧院出品的《江山情 中国风》唱响香江两岸。“明月之上,日出东方,落叶归根家乡……”一首以歌唱祖国统一、海峡两岸共团圆为主题的歌曲《月满中华》在香港引发强烈文化共鸣。艺术剧院总经理赵鸣在采访中说道:“这次参展的三首歌曲《从东方向世界》《月满中华》《江山情》在香港深受欢迎,看到演员与观展市民们共唱《我爱你中国》,场面太感人,让我心潮澎湃。”7月2日,凤凰卫视做了专题报道,在专题报道中称赞我市艺术剧院出品的《江山情 中国风》项目“激发文化共鸣”。
《江山情 中国风》是营口市艺术剧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而专门打造的精品项目。整场晚会由营口市优秀词曲作者联袂创作原创歌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生发,又以我市特有的“河海文化”为依托,集中展现了中国审美、中国元素,充满时代特征,是一次贴近新形势、开拓新领域的艺术创新。该晚会首场演出便得到一致好评,并被新华网、香港商报、光明日报等10余家媒体转发报道,它的成功出圈,正是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带来的生机。
“以前跨省演出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横跨祖国南北演出,从香港回来,紧锣密鼓出发赶赴新疆,忙碌的同时,更多的是快乐、是激动,身边的小伙伴们可羡慕我了!”歌唱演员李丹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后十余年间,营口市艺术剧院坚持让文艺精品成为激活院团活力的引擎,活用内外部资源,全力以赴打造原创文化IP,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扎根:深入生活厚植人民情怀 为人民放歌
新时代文艺坚守艺术理想,肩负成风化人的社会使命,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营口市艺术剧院始终坚持植根人民、面向人民、服务人民,通过各类文艺演出,让高雅艺术走入人民的心田。
十年来,营口市艺术剧院累计开展各类惠民演出450余场,推出“河畔联欢会”“送你一支歌”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文艺演出,涵盖歌、乐、舞、戏多元艺术门类,用艺术吸引人、用文化感召人,同时创新展演形式,让专业演员与群文演员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为人民而歌,让人民放歌”是“河畔联欢会”的美好愿景。作为“辽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的子品牌之一,连续开展两年的“河畔联欢会”通过歌舞展演、民乐演出等形式走进各县(市)区文化广场、休闲公园、口袋公园等地,使观众与演员、舞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观演中参与互动,真正将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自从打造‘河畔联欢会’这个品牌,我们艺术剧院的排练厅天天充满歌声,因为联欢会不像舞台表演,绝没有假唱,特别考验演员的真实唱功。”赵鸣说。“河畔联欢会”这个文化品牌不仅仅为艺术剧院实现了提升素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发现许多民间歌手,起到了“星探”的作用。已退休的市民李崇德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今年我也登上了辽河之夏的开幕式,和专业戏曲演员一起同台飚戏,看着台下那么多观众,这感觉太爽了。”为群众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生存和发展的内生动力,营口市艺术剧院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文化惠民更亲民。
“送你一支歌”是本年度营口市艺术剧院着重打造的文化IP,活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组织文艺轻骑兵教唱特色歌曲,激活全民“文艺细胞”。首场活动在营口市戏曲学校举行,反响热烈。营口市艺术剧院的老师们以讲演结合的形式,把党史歌曲送进校园。通过曲目导赏、史实解说、现场教学、学唱问答等方式,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让音乐与党课互融,历史与现实相映。营口市艺术剧院还将陆续组织文艺轻骑兵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用感召人心的歌声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奋斗:永葆艰苦奋斗本色 闯出一片新天地
营口市艺术剧院前身是营口市青年京剧团、评剧团、歌舞团三家文艺院团。在经历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后,于2009年成立了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从国家统包统管的事业单位转变成自主经营的综合演艺团体。当时的社会环境让曾经风生水起的文艺院团陷入低谷,在新兴娱乐方式和文化演出市场骤然变化的冲击下,营口市艺术剧院举步维艰。“面对现实问题和困难,我们转变思想、开源节流,彻底扭转‘等、靠、要’观念,集中力量出精品。”赵鸣说。
为了减少开支,艺术剧院演职人员们想了不少省钱办法。他们主动减少冬季供暖面积,除必要办公场所外一律暂停供暖,本就老旧又寒冷的排练厅就成了艺术剧院全体演职员们呕心沥血的舞台。“营口的冬天特别冷,我们跳着跳着脚底就冰凉,倒杯热水十分钟就成了凉水,每次排练完都得回家缓半小时。”彭诗雨说。他们在管理上也围绕“省钱”下足了功夫,为了减少食堂开支,取消了午餐供应,每个人都背着“小饭盒”上班;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他们“一岗多责”,一有演出就全员出动,装卸舞台灯光是个大工程,艺术剧院的全体人员齐上阵,视频制作人员成了后勤保障人员、财务会计当上了场务布置……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赵鸣说,“艺术剧院所有的事都由我们自己的员工处理,这样我们每年能省20多万元。”
经济上的拮据还不是最大难题,他们最发愁的是“人”。“现在我们的演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最怕演员受伤生病。”赵鸣说。在《那山那海那片情》音乐剧排练中,主演侯琳琳不慎腰部受伤,可是离正式演出不到一周时间,她没有选择卧床休息,而是将病情瞒了下来,忍着疼痛坚持排练。“当时距离首场演出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家里人知道我受伤都劝我休息,但我不想放弃,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不想拖累大家,我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侯琳琳说。在她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演出圆满成功,侯琳琳也获得第十一届政府奖文华奖“个人优秀表演奖”。
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在2017年春晚演出前四天,赵鸣母亲病逝,演出前三天,杨瑞莹父亲去世,他们在重压下,迅速处理亲人后事,立即返回团里,承受着亲人离世的巨大痛苦,把专业和微笑留在了舞台;在《梦回摇篮》演出时,戏曲演员韩良义不顾手臂受伤,毅然登台演出,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十级工伤,至今不能手提重物;在《江山情》演出期间,舞蹈演员李晨手臂扭伤,医生建议在家修养,她却义无反顾地投入演出,坚持完成规定动作,只为呈现最佳效果……有人问,为什么能这样坚持?歌唱演员亢萍是这样说的,“我从小就喜欢舞台,热爱艺术,只有在舞台上,我才能找到人生价值。”
正是艺术剧院全体演员们的坚守和坚持,托起了一部部精品力作的诞生。营口市艺术剧院编排的歌舞晚会《河海家园》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获得政府奖文华奖“剧目奖”;歌曲《孝满中华》获得辽宁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音舞诗画《梦回摇篮》在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获得政府奖文华奖“剧目奖”;传统评剧《李三娘》参加第十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获得一致好评,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这是营口评剧首次进入国家级艺术殿堂;《那山那海那片情》音乐剧在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中获得政府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同年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资助资金400万元……
有“好作品+好成绩”赋能,营口市艺术剧院不断焕发着新的活力。目前营口市艺术剧演职人员共有57人,初步组建起一支高水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院团内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歌手亢萍在辽宁省第二届东北民歌展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戏曲演员侯琳琳获得中国戏曲红梅花奖,歌手李丹在第六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中,荣获艺术歌曲一等奖……在激发内部活力之余,营口市艺术剧院创新聘用制度,引进高水平人才,著名音乐制作人孙旭升就是其中之一。“无论走到哪里,营口永远是我最爱的家乡,我会尽己所能,为家乡音乐发展贡献力量。”孙旭升说。
十余年来,营口市艺术剧院的改革之路虽步步艰辛,却一路生花,用不断提升的文化自信自强,走向更宽广的大舞台。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打算。赵鸣说:我们将构建“休闲旅游+文艺演出”的新模式,把老街室外小剧场进行改造扩建,盘活近年来排演的精品剧目,打造成《梦回故园情》系列节目,把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文艺演出嫁接到旅游驻场演出中去,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城市文旅融合名片,以实际行动为营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注入文艺力量。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路在何方?营口市艺术剧院用他们脚下的路、一路盛开的花,展现着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梦想就是舞台,成功就从现在!
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