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出圈,鄂伦春族百姓手牵驯鹿在中央大街巡游的画面,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
网友们的评论也很有意思:“哈尔滨把鄂伦春族请出山了”“据说,鄂伦春族上一次出山还是在乾隆年间,这是真的吗”“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到底有什么区别”……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以饲养驯鹿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曾经以打鱼和狩猎为生。
其实,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都是北方的“三少民族”、中国的“七小民族”,这两个民族生活的主要地域是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令一众网友好奇的还有鄂伦春族的帽子,还有网友去搜索了同款。他们头上戴的真是鹿角帽吗?其实,这不是鹿角帽,而是狍头帽。但是,随着狍子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鄂伦春族已不再捕猎狍子。因此,这种帽子如今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中央大街上人们看到的服饰并非鄂伦春族百姓的日常穿着,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庆典时大家才会这样穿戴,以示庄重。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