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职场上宝妈聊到孩子,最常问的是:孩子多大了?是奶奶帮着带还是姥姥帮着带?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4年,有45%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下同)和0—6岁的孙辈生活在一起。
对2006年、2011年的相关追踪调查发现,这一趋势未曾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的数据显示,73.29%的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
上述调查的时间跨度近30年,但调查数据显示祖父母照料孙辈现象并未减弱。
研究显示,照料孙辈的祖父母的幸福度低于不照料孙辈的祖父母。照料孙辈会明显降低祖父母的幸福度。卷入照料孙辈的程度越深,祖父母的幸福度越低。
对祖父母而言,照料孙辈会带来体力、精力的消耗,并承担一定的压力,他们原有的社会性联系也可能因此减少,原来的一些生活愿望也可能延缓实现,这可能是照料孙辈会影响祖父母幸福度的主要原因。
老人带娃的这些问题,你注意到了吗?
两代人一起照顾孩子,各种矛盾和摩擦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老人有自己的育儿理念,觉得我能把你们平安养大,到下一代这方法就不对了吗?
一起带孩子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与老人沟通呢?
一、要多给老人一些肯定和信任
年轻父母不要先给老年人贴上“养育理念就是落后”的标签,我们白天要去工作,孩子的生活起居主要是老人照看,如果总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造成对老人的不信任,平白生出很多家庭矛盾。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的玩具,或者更舒服的服装面料是老人所不知道的,但作为子女,可以多跟老人讲讲,而且可以态度好一些地讲,不要不耐烦。
从年轻父母那里了解这个社会的变化,是老人非常重要的消息来源,也是为了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二、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人需要什么?有人给老人买衣服、买滋补营养品、买金首饰等,老人其实也很开心,因为这是年轻人心疼他们的辛苦付出、表达爱和感谢的一种方式。
其实,除了这些外在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
很多老人在帮助子女带孩子的时候,其实精神压力是很大的,担心孩子磕了碰了,担心孩子着凉生病,而且这种精神压力是连续性且高强度的,长此以往,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影响。
所以,老人一定要有独立时空。这个独立时空,其实就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放松。
想要让老人有独立时空,需要两代人一起配合。比如在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带孩子这件事就应该由年轻父母来做了,这也是宝贵的亲子互动时间,同时也是老人悠闲的休息时间或娱乐时间,身心都要得到放松。
到了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要鼓励老人更多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每个地方都有老年大学,就是没有老年大学,也可以让老人自己去逛逛公园,结交朋友、跳舞、唱歌、画画……
对老人来说,养育孙辈并不是他们的主要责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得丰富多彩,才应该是属于他们的晚年生活。
三、老人溺爱孩子怎么办?
老人有爱孩子的心,却没有掌握爱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样的爱才算是爱。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家规,这个家规最好是在家庭会议的讨论中得出来的,需要全家人共同执行。
家规可以包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饮食、穿衣,还有礼节、行为……比如有些老人喜欢把孩子喜欢吃的菜挪到孩子的面前,或者纵容孩子把菜里面的肉都挑出来放到自己的碗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溺爱,让孩子在吃饭这件事上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而家规的制定,往往可以规避掉这些问题,比如家规可以规定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专心,不能看手机,不许用筷子乱翻盘子里的菜,等等。
如果上到家庭大事,下到生活细节,家庭成员都按照家规来执行,执行家规本身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恰好也是教育学上讲到的“终身成长”。
隔代养育,其实是三代人的共同成长。生活中的小摩擦,并不会淡化亲情的浓度。
作为子女,对于老人的帮忙,我们应怀着尊重、感恩、包容、体贴的心,为孩子树立敬老爱老的榜样,也让这个小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被爱围绕。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