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将新时代雷锋故事书写在抚顺大地上 2024年03月08日

沈阳第一干休所党员干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抚顺市2019年建成雷锋学院。

张宝付被授予“抚顺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抚顺日报 记者 王丽哲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抚顺日报 记者 杜季亮 摄 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遍布抚顺城乡。

抚顺日报 记者 邵可欣

一个名字,家喻户晓;一种精神,熠熠生辉。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和全国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60多年来,雷锋从未离开,镌刻在抚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铸就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

60多年来,抚顺坚持一杆大旗扛到底,学雷锋脚步不停歇,开创了30多个全国学雷锋第一,形成了全国最集中、最丰厚的雷锋文化资源,不断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汇聚起推动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建强阵地“锋”正劲

3月,春风徐徐,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里人流如织、络绎不绝,自发组团结伴来的、单位组织结队来的……来自省内外的参观者为了雷锋来到这里,追思雷锋、怀念雷锋、学习雷锋。

雷锋派出所、雷锋车队、雷锋储蓄所、雷锋高中……行走在抚顺,“雷锋”元素随处可见,30多个以“雷锋”命名的单位、20多个雷锋主题展馆展室、十多个与雷锋有关的历史现场等,搭建起抚顺这座雷锋城学雷锋的广大阵地,着力擦亮雷锋精神“名片”。

雷锋纪念馆围绕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发展,内外兼修、融合创新,进一步深化完善、提质升级展陈内容,开通网上数字展馆和VR展馆,研发雷锋文创产品,打造“小志愿者讲述雷锋故事”“亲历者讲述雷锋故事”等宣讲品牌。

辽宁雷锋干部学院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学内容,深化对雷锋精神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的挖掘,构建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课程新颖的现场教学体系,被中组部列入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全国共72家),成为辽宁省唯一一家独立办学的党性教育干部学院。

第一个学雷锋小组、第一份地方学雷锋文件、第一座雷锋纪念馆、第一座以雷锋命名的公园、第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抚顺在学雷锋方面创造了30多个全国第一。

学雷锋,在抚顺是一场60年来从未间断的“接力赛”。从上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做革命事业接班人”,到如今的“奋进新时代,建设雷锋城”,抚顺历次党代会报告都把学雷锋工作写入其中,安排部署学雷锋活动的市级文件数以百计,涌现出群众性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打造了遍布城乡的“雷字号”品牌。

2011年,抚顺成立建设雷锋城工作领导小组,用好丰厚的雷锋文化资源,在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典型选树、实践载体等多个方面探索创新,构建起健全稳定的常态化学雷锋机制,让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着力将雷锋精神融入推动抚顺振兴突破的全过程、各环节。

典型引领追“锋”路

2023年冬天,“抚顺大爷”张宝付跳入冰冷浑河救助坠河司机的视频火遍网络,引发全国网友热议。张宝付的救人义举再一次体现出抚顺人的善良、淳朴和大爱,他也因此荣获“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的荣誉称号,入围抚顺“百姓雷锋”评选。

“雷锋”来自百姓,百姓可成“雷锋”。“大国工匠”刁克剑,从抚顺石化的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微电子专家,14项研究成果达到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6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吊车侠”兰郡泽,危急关头操作吊车从着火的居民楼救下14人;由400多名队员组成的雷锋车队,坚持“爱心送考”21载,每年中高考义务接送考生;雷锋派出所建立辖区易走失人群档案,为他们免费制作防走失身份牌,免费发出了5万多枚,设立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在抚顺,“百姓雷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感人至深。

抚顺连续18年评选“百姓雷锋”,将目光对准平凡人,寻找雷锋、发现雷锋、表彰雷锋,目前共评选出“百姓雷锋”个人185人、团队60支,打造了响亮的学雷锋品牌。

“百姓雷锋”根植抚顺丰厚的学雷锋土壤,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获评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雷锋派出所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雷锋小学获评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雷锋中学获评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东洲区章党(镇)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张光付、郑献春、兰郡泽等一批学雷锋典型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等国家级荣誉。

抚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组织“百姓雷锋”等学雷锋典型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进部队、进机关、进村屯开展事迹宣讲活动,精心编撰图册《凡星》,为“百姓雷锋”立传,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人人学雷锋,共建“雷锋城”。

丰富实践绽“锋”华

河边捡拾垃圾,清理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街路清冰除雪,倡导文明出行,守护平安路;清理社区环境,帮扶困难居民,共建文明城……在抚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坚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先后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70个、实践站870个、实践基地(点)58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体系。全市已有学雷锋志愿者25万余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近1700支。

坚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化。面向全市征集,结合实际筛选,上下联动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拓宽志愿服务内容,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精心设计“讲、评、帮、乐、庆、宣”活动,志愿服务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卫生环保、扶危帮困、环境保护、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应急救援、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

在抚顺大地上,全市各机关、各系统、各行业中广泛开展“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其中,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岗位学雷锋、领航实好干”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立足岗位学雷锋”活动,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争当巾帼雷锋,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活动,在窗口单位及公共场所广泛开展“争创雷锋号服务窗口、争做雷锋式服务明星”活动……在抚顺城乡营造了浓厚的学雷锋氛围,形成了全员学雷锋、全年学雷锋、全面学雷锋的生动局面。

薪火相传60余载,雷锋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抚顺人民的血脉,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凝聚磅礴的奋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