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光
小时候过年,我们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父亲写对联、贴对联。我们家的对联,始终是我们大院乃至胡同里最受瞩目的。
当时我们家住在新建的机关干部家属大院,大院住着差不多三十多户人家。墙外胡同的另一侧,则是一个挨着一个的一排独门小院,俗称“鱼骨院”。每个小院都有一个老式的门楼,少则住着三四户,多则住着五六户,都是当地老户。
过年贴对联,这些老户和大院里的住户明显不一样——大院里的对联新词多,而老户们贴的多是传统对联。特别是老院门楼上贴的对联尤为精彩。因此,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正月里走家串户看对联,把认为好的记下来。
有一年吴家小院门楼贴的对联“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是什么意思呢?和那些“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传统对联比,这副对联显然深奥得多。我记下来,回家问父亲。父亲给我讲:高怀,是指广阔的胸襟;物理,是指世间万物的道理;和气,指心情,心平气和;天真,是指人的本性、天性。对联的意思是,有胸怀的人才有真知灼见,深明事理;养浩然正气的人才能超尘出俗,返璞归真。
父亲说,这人家,一定是书香之家,这对联呈现出了这家人超然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
数年以后,我到农村当知青了。在农村过第一个春节的时候,我按老规矩,到老百姓家去拜年。当走到一家老院子的时候,我猛然看见残旧的大门框上,有一副褪色的对联,竟然也是“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令我激动不已。这使我一下子想起小时候走家串户看对联的情景,想起了父亲对这副对联的讲解。当时我似乎觉得这是老天用这种智慧来教育我们这些下乡知青,要敞开胸怀,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志怀高远,才能心胸坦荡,而怀有坦荡之心的人,格局才大。坦荡是一种气象,这种气象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锤炼出来的。这种气象就是和气。
多年以后回城,当年的大院早已拆掉了,弯弯曲曲的小胡同已变成了笔直的林荫小路,那些老院子无踪无影,拔地而起的是一片高楼大厦。我不禁伤感,春节时再也看不见那些寓意深刻、充满智慧的传统对联了。
头几年,我到沈阳一家大型养老机构去走访,经过足有百米长的曲径长廊,相对的廊柱上都悬挂着传统名联,竟然又见到“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这副对联,就像老朋友重逢,我喜出望外。对联字字刀刻斧凿,苍劲有力,入木三分,只是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
“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这些传统对联,之所以历久弥新,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与魅力,正是因为它是万物之美孕育而生的。在庄子看来,“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彼此和谐共生的真谛。
“高怀”是人的极致修养,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亦为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气”则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亦为人的生活与共处指引了方向。高怀共生,和气同乐,只有做到高怀、和气,才能做到谦虚、和睦、求同存异。相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求同存异,固执己见,就是小心眼儿、不和气了。
“高怀”是“和气”的前提,“高怀”就是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人就算到了老年,仍然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因为老了,就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是对美好目标的追求,不能因为年龄大了而放弃了它。
具有“高怀”“和气”的人,是君子,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端庄厚重,不轻佻,懂得为人考虑,知道与人为善。
做人,不管你是多大人物,有多大权威,多大年龄,都要襟怀坦荡,凡事留余地。对人经常伸出援手,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帮扶。
包容是高怀的表现,是最为高贵的品质之一。该包容的时候包容,是为人的大气;该忘怀的时候忘怀,是做人的豁达。老话说的好,“眼宽容景,心宽容事”,心胸宽广,世界就大了!
低调随和,替人考虑,是大智慧。人活着不容易,懂得为人考虑,是付出信任和真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不断与人打交道中,心里始终装着别人的人,别人心里也始终装着他。
世界就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的,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和气是最好看的样子,高怀是最有魅力的样子。真心不会受伤,每一份善意都是生命的光辉,温暖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温暖!“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这是一个人最美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