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捏捏”暗藏风险 2024年06月28日

当下,年轻人的解压神器各式各样,继佛系饲养“芒狗”、在办公室水培“蕉绿”等解压方式“出圈”后,一款名为“捏捏”的解压玩具又俘获了年轻人的心。然而,关于“捏捏”甲醛超标等争议不断。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呼吁,关注此类产品的安全问题。

所谓“捏捏”,是一种慢回弹解压玩具,其制作材料通常为硅胶和色膏,可做成消费者喜欢的各种形状,如面包、水果等食物,猫咪、狗狗等动物,外观逼真可爱、手感柔和舒适、材质软绵Q弹,拿在手里肆意捏弄,不免有一种烦恼和压力“一捏就碎”、尽在掌控的快感,这无疑为年轻人找到了一个发泄压力的出口。然而,不少网友称“捏捏”甲醛超标,此外,还有“捏捏”卖家因制作“捏捏”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最终选择闭店。

一些解压玩具的材质注明为TPR。这种材料为热塑性橡胶,回弹性和耐磨性都不错,但TPR材料的制作须添加增塑剂,如果使用的TPR材料不合格或者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玩具就可能会出现邻苯超标,也可能因着色剂引入有害物质及其他不被相关法规许可的物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不少“捏捏”都是“三无”产品,安全性无法保障。

消费者在购买解压玩具时,应选择资证齐全的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标识不全或者有刺激性气味的玩具产品;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解压玩具可以带来一时欢愉,但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才会受益终身;家长更要谨慎选购此类玩具,必要时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看护和陪伴,防止未成年人啃咬、舔舐或者误食。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