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刊部与站前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站前区图书馆),联合举办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暑假读书营”活动。
7月30日上午9点,第一期活动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首部书籍是《刘胡兰的故事》,担任主讲教师的是来自建设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邢蕴荠老师。
专业引领,点亮阅读明灯
上课伊始,邢老师并未直接翻开书本,而是以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介绍,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了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饱含悲痛的影像,瞬间将孩子们拉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孩子们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逐渐转为凝重,他们开始意识到,手中这本《刘胡兰的故事》,承载的是先辈的英勇与坚韧。
在分角色朗读环节,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当邢老师扮演国民党士兵,拍着桌子吼道:“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那逼真的神态和极具爆发力的声音,把孩子们吓了一跳,他们瞬间进入紧张的情境之中,仿佛身临其境。
多样形式,激发阅读热情
邢老师的教学独具特色且条理清晰。他巧妙地将考试中常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知识点融入课程,引导孩子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会思考、总结。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孩子们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
小组互动讨论分享环节充满活力与激情。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对故事的独特见地。他们的眼中闪烁光芒,在交流中不断丰富着对红色精神的感悟。
此外,邢老师还分步骤地指导了孩子们如何撰写读后感。从立意到结构,再到语言表达技巧,都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讲解。他鼓励孩子们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感受,将阅读的收获与思考转化为文字的力量。
最后,师生全体起立,一起激昂地朗读《少年中国说》。洪亮的声音充满整个课堂,展现出孩子们蓬勃的朝气和坚定的信念。
持续关注,见证成长之路
此次“暑假读书营”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深入阅读红色经典的平台,更通过专业教师引导,挖掘书籍中的深刻主题,让孩子们在研读精彩章节的过程中赏析写作技巧,分享独特感受。这种共读共学的模式,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热情。
《营口日报》“教育·生活”版将对“暑假读书营”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记录孩子们在阅读中的成长与进步。期待孩子们在这个充满书香与红色记忆的暑假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收获梦想!
实习生 黄文轩 本报记者 佟婷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