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图 :夏立新
我退休后,一直心系江南。今年六月,随旅游团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一向懒散的我,在出发之前,做了点儿旅游前的功课,尽量多了解一下所要去的景点,以不虚此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江南的自然景观,而能工巧匠造就了江南壮观的人文景观。我认为,上述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江南四市独有的秀美和迷人的景色。
四个城市游览了七天,把路途上用的时间掐掉,这次“下江南”其实是走马观花罢了,但一路所见所闻令我耳目一新。在感慨之余,我通过我看江南的视角,把我的感知和体验一起分享给大家。
再坐绿皮火车
此次旅游往返江南这四个城市,旅行社安排我们乘坐的是绿皮火车。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些老年游客睡的是卧铺。二十多个小时的旅途,睡觉、玩牌、聊天……我们就可以消磨大把时间。一觉醒来,漫漫长夜已过去,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祖国山水,便不觉劳累。和坐“高铁”相比,绿皮火车虽然费时,但是却节省了一半多的车费。
时光流逝几十载,江南游的第一天,让我不由想起年轻时坐绿皮火车的往事。
无锡古运河
到无锡已是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饭,旅行社安排我们下午去游览无锡市十大景点之一,当地最著名的步行街——南长街。
南长街是无锡的一条老街,位于无锡市南长区中心,是古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南长街以古运河为轴,占地18.78公顷,由寺、塔、河、街、桥、窑、坊等众多景观组成,构筑成了独具风韵的江南水弄堂。
据导游介绍,南长街是古运河畔水乡传统风貌的精华地段;是吴文化与大运河发展史的重要环节;是富庶江南漕运重地的见证;是谱写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篇章;是江南砖瓦窑群的研究基地。
如今,静静躺在古运河岸边的南长街依然生机勃勃。我想,这应该是古运河的功劳吧。
太湖美
随团旅游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太湖。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以其广阔的湖面和美丽的岛屿而闻名。太湖也盛产鱼虾和大闸蟹。
我们在太湖游览了横卧在西北岸的一个半岛——无锡市鼋头渚景区,这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之后,我们又乘坐游艇到太湖仙岛。该岛如神龟静伏水面,如江南女子绰约多姿,又恍如“蓬莱仙岛”。
传说,范蠡与西施功成身退,携手泛舟,归隐太湖。我不由感叹,太湖孕育了几千年的吴越文化,而在历史的烟雾中,这两位如今也只能闻其名而不见其人了。
苏州和杭州
对杭州的记忆,已经很遥远了。那还是在三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因公出差和同事去上海,路过时去了杭州。我们当时到杭州,已经是傍晚时分,乘车围绕西湖看到周边的建筑零乱、破旧,一点也看不到“天堂”的景象。随后,我们就匆匆离开了。后来对杭州的印象,就是听人讲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过杭州刺史。在任期间他曾写过不少盛赞杭州的诗篇。白居易晚年到北方后对杭州也念念不忘,多次写诗怀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次到苏州和杭州,我体会到:苏州、杭州之美,需要细细去品,慢慢去游;苏州、杭州景点虽多,但分布都较分散;园林、水乡古镇需要深入其中,方可感受到美;西湖、太湖需要登船漫游才能有意外收获。如今,苏州和杭州两市经济实力雄厚,它们不但是古人眼里的“天堂”,更是现在人们安居乐业的“天堂”。
在苏州,我们去了寒山寺和留园。
寒山寺紧邻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东岸,坐落于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内,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古寺庙。
苏州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我来苏州留园还是第一次。走进留园的我,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游览中所到之处都是满眼的新。留园之别致,令我惊讶,嘴里还不停地叫好。
在杭州,我们去了乌镇和西湖。
乌镇景区分为西栅和东栅两个景区。我们选择的是东栅景区。乌镇是一座有着原汁原味且古色古香的水乡古镇,其历史有几千年之久。东栅景区是水乡古镇风情观光的景区。东市河贯穿东栅整个游览区。它的两岸多是两层楼高的青砖黑瓦式的房屋建筑。房屋之间紧紧相连且长廊式地镶嵌着。
在东栅景区,小船在河中漂流,游人在河边石道上漫步,有一种人和船并肩前行之感。这感觉别有一番情趣。
杭州西湖美如画。
随团旅游的第四天下午,我们来到了西湖。
西湖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西湖的景点很多,其中三潭印月、雷峰塔最为著名。
令人遗憾的是,西湖景点多又散,所以西湖十大景点,不能一一前去观赏。希望下次再来能小住几日,了却心愿。
六朝古都南京
第五天,我们到了南京。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旅游路线和计划,在南京我们选了三个景点:雨花台、中山陵和夫子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夫子庙。这里曾是江南文人雅士聚集、娱乐的地方。南京夫子庙步行街位于南京主城南部,秦淮河畔。大街上,有棂星门、江南贡院等古代建筑。桨声灯影之中,这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区吸引着众多天南地北的游客。不断升腾的“烟火气”,释放出消费市场的新活力。
唐代诗人李白来到十里秦淮河畔酒家饮酒,写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诗句。又过了数十年,刘禹锡也来此地会友,站在这处“网红打卡地”浅斟低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条商业街始终是南京文化和商业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