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辽河》杂志特别奉献 2023年度诗歌大展作品选(三十一) 2024年10月30日

泥淤泉记

散皮

凿穿沧桑而出。石板夹立的国土内

青苔的原始森林,表达着春风的流向

颜色深黑,用来注解历史

有一些碧绿,说明当下还在生长

并昭告观察者:历史来源于现实

旁边的树,歪斜但茂盛

一边是枯的,另一边还没有枯

倚着拐杖一样的青石

旁边树立唐槐的石刻

不是唐朝的笔法但有一种唐人的

情怀,从看见那两个字开始

汩汩而出,疆域不大

东土是一住家

西域是一住家

北方是向阳的半山坡和坐北朝南的解说词

原来的功效用来煮饭烹茶

如今新添了一项功能

作为我们身后的背景,见证凡尘

(《诗刊》2023年第12期)

村里的二胡手

黄官品

犁田耕地的牛马,看家的狗

过年的社戏,闹元宵的龙狮都不见了

杯中的酒,忆及红白喜事的锣鼓

哭笑的声音,一个个悲喜的大场面

所有活着的人都跑来,晒太阳

想花开向阳的暖,思落叶归根的冷

如今村里,遗失的不只是祖传的石缸石磨

穿过社戏,发呆时

墙头满面蒙尘的二胡,回忆或代替他活着

早晚在门前一板一拍拉大锯似的拉响了

阴沉的天空,把过往的风雪抖出来

一碗酒,醉了黄昏爬窗口

(《星星》2023年第11期)

遥远的别离

黄玉俊

人间草木深藏光阴

一个遥远的名字发酵

浓重而多情

今夜一杯 唤醒山重水复

别离或诉说 月食无光

采茶的人野情久远

心念万物之源 饮尽青山

文火煮汤 茶园万亩熬一滴传闻

酽冽翻淡旧篇

记取 盛装的山河

我的锦绣从大雪覆盖中逃逸

然后沉浮于血的深浅

残阳浓艳 谁在夜暗中无眠

春天涉水而过 藏青丝白发

想你已不是一年两年

研墨 画无中生有

落叶躲闪而去 果实挂满枝头

酒未醉 人间苦药

每一盏都深不见底

香草喂马 谁也不必心疼

驮起沉睡的古道 重逢

杯中有我见过的湖影

只因不舍 来去都有些孤独

(《山西日报》2023年5月15日)

土命

尹巨龙

母亲惜土如命,土里刨食

为了挽救被架子车遗弃的麦穗

她用阳光遮着阳光,把麦穗

归拢到篮子里;从黑夜

借来月光,挑着粪担

在一个人的小道上来来回回

把露水兑换成汗水……

此刻,土里刨食的母亲

安静地坐在门前柳树下

身边围着一只收养的流浪狗

三只喂养的土鸡

父亲在旁边不停地咳嗽

风吹过,几片黄叶落在他们身上

也落在他们身后的土堆上

(《诗刊》2023年第4期)

大海,是天空的倾覆

王芬霞

硕大的天空

恍然变成了巨大的花洒

暴雨如注海天茫茫

雨水与海水的碰撞

是天空和大海

一场不咸不淡的对话

忧郁的天空

在哭泣

将滚烫的泪水

倾入大海

大海敞开胸怀

接纳了来自天空和大地

所有的倾诉

当雨过天晴

天空会豢养更多的鸟

大海会孵化更多的鱼

云是天空的浪花

浪是海中的云朵

跃出水面的鱼

常常把天空当大海

一头扎在海水中的鸟

常常把大海当天空

大海

是天空倾覆的一角

(《延河》2023年诗歌专号)

惊蛰

王利

万物从雨水里苏醒

一碧如洗,破壁的春天

从深圳河里流回

天雷地动,蛰伏的种子感到了震颤

而大音希声,平安大厦镇定

甲虫、迎春、隐约的野草……以及

从黎明里跌宕而下的东风

这些春天出发的事物

像一个个正要背起书包的少年

从珠江口到大鹏湾,海浪涌到脸上

大雁走成人字,桂树满城飘香

天上风筝,是更大的蝴蝶

惶恐滩平静,一枝红梅

偷偷睁开了眼

(《大河》诗刊2023年第2期)

问天

李栋

秋雁南飞,田鼠冬藏

浅滩上排列着干涸的巨石

阔叶林后面

总有一些人逆风向北

他们脑后长着反骨

被落叶覆盖

而回音始终是件钝器

时时可能遭受击打

如果把其中几个

设定为意外出现的偶然事件

那么一声响锣

是不是行进曲的第八声部?

谁又能三次出马

请来盲眼的阴阳师

掐指算算

冬天里,一对喜鹊

为何留在枯枝上筑巢?

夜空中划过头顶的星辰

迅疾而明亮的几颗

哪些是半人马,哪些是长庚?

(《散文诗》2023年第5期)

春天已经撤退

彭建华

初夏的蔷薇花,装点了山崖

故人寒凉,从未读懂它

春天早已撤退,不复重来

接替它的初夏

退回到了白纸时代

布满冰雪的记忆

其实是一张单程车票

老旧,衰败

终究无法上演昨天的喜剧

(《诗歌月刊》2023年第10期)

雪花以独立性格独立着

东方惠

雪花从天空撒下来

迈着慢条斯理的步子

雪花的白和我内心的红

比对着。雪花并没有因为

我内心的颜色决定改变它自己

它一直就那么白着,保留着

自己原有的风格

雪花总是以它独立的个性

独立着自己的风格。不惧风

也不媚风,内心始终藏着

阳光的亮度,月光的皎洁

只有春天来临之后,它才

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交到

春天的手上。他知道

只有春天才是它唯一的寄托

(《诗选刊》2023年第11期)

侧面的女子

史鑫

那光在她脸上折射出淡淡的阴影

她右边的脸颊笑容很浅

她右边的眼睛既单纯又神秘

说话间她不停地打着手势

头颅在晃动,黑发在颤抖

有时她会发出优雅的笑声

有时她右边的肘部会左右移动

右边那一截胳膊很白

右边的身影呈现出她的成熟

她的矜持与不为人知的欲望

这时她右边小巧的嘴角动了一下

流露出一丝娴熟的笑意

(《青岛文学》2023年第7期)

大雪中的草木

胡凤茹

轻轻的,飘落得一尘不染

如一双玉手抚平沟壑和山峦的褶皱

雪在制造一个洁净的世界

将谎言、龌龊和一些真相掩埋

旷野苍茫,路失去了方向

谁的脚印踩痛卑微的呻吟

野草没有了言辞

用一场素白祭奠一种假象

蛰伏的根又一次轮回中强劲

常青树葱茏一生

高傲的姿态冷视萧条

一番银妆素裹,不得不低头弯腰

而落叶的枝桠,一副虔诚

像插在雪中的根根香火

(《意文》2023年第2期)

扎龙,一个筑梦的地方

无定河

这里有丹顶鹤痴痴相依的眷恋

从遥远的岁月翩翩而来,翩翩而去

这天地之间只有无怨无悔的飞翔

才会喊出熟悉的嘹亮的清唳

只有心心念念的温柔,才会跳起最美的舞姿

因为爱着这草木这湖水,这万里云天

就选择这恬静的扎龙湖水、这无边的芦苇荡

播种深情,孕育美好;相偎相依

在这里,还有什么不可以想象和梦想

迁徙一回总带着不改乡音的童话归来

相信乌裕尔河,会涌动欢笑的春潮

相信土木克岗,有一望无际的青绿

飘来“阿罕拜、阿罕拜、珠喂、格库”的问候

这一生有什么可以不用语言表述

不就是高高低低的守望,不就是从不掩饰的向往

古往今来,每一次启程,都是筑梦的方向

嫩江走下雄伟的伊勒呼里山,迤逦而来

松嫩平原的这一块湿地,每一条河谷

每一片沼泽芦苇、每一片塔头苔草

都可以筑巢安家,产卵孵雏……

(《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2期)

石匠

蔡恒学

他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石匠

记不清

拆解过多少石头

那些水缸,石碾,石磨

记录着岁月深深的凿痕

门前的那块巨石他一直留着

儿女们需要一间像样的婚房

用上好的石块下地基,支起新屋

方正的做门柱

还有些小料子就做门槛

凿石碾,凿石磨,选石料

他把一生的凿痕刻满脸上

终于累弯了腰

剩下最后一块方方正正的小石料

布满老茧的手颤抖,抚摸

仔细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诗选刊》2023年第12期)

临邛古城的一粒木屑

冉杰

以石垒筑,一座城池圈养了

秦惠文王的胆略。从望栏射出的子弹,

击不穿邛民的石器。石缝间的苔藓

用鲜活的文字,记载了西汉末年的

爱恨情仇。无边风月的天空,

是悬挂的大鼓。急驰的战马,

挥剑击鼓。坠落的鼓声播撒

树的种子。马队从西开始布阵,

望不尽三千里的茶马古道,

烙下错综复杂的马蹄和脚印。

南来北往的客商,以丝绸的温柔

给邛崃山脉披上一层雅润的华章。

城墙的垛口,像一双历史的瞳孔,

目睹南河的潮涨潮落。列队的木房

支撑起富甲天下的宫殿。

宫殿之外的我,捡起一粒

被风刮下来的木屑,手掌旋转出

古铜色的醇香。从酒里浸泡过的

瓷片,软如一枚行走江湖的茶叶,

最终浮荡于人世间的舌尖。

(《诗歌月刊》2023年第1期)

世间所有的美好

于海棠

世间所有的美好

阴天。向窗口望了两次。

天空如虚构的另一层

深意,洒下未知的

迷茫,如何通向它?时间

隐藏的巨大虚无里,

那空旷的孤独如何穿越?

晚饭后,我把吊兰从南窗

挪到北窗。我想获得视觉上的

另一种美感,让心重新获得归处

如生命时常在提醒你,不要

拘泥于固有的一切

多年来我保持严谨的

生活态度,此刻北窗的细叶兰

由于移动仿佛获得新生,

从这一侧望过去,颀长叶片

滴下翠色悬念,仿似寂静

在平面上交替

又像流水擦洗时间的灰尘

我感受这一刻,多么幸福啊

仿佛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在

一枝细叶兰上印证。

(《长江文艺》

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