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营天下精彩视频。
12月5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小小通讯员”首期培训在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南开分校报告厅进行。该校从4—6年级学生中选拔的近200名小小通讯员,在中心专刊部总监隋春波的带领下,走近新闻、认识新闻、与新闻“交朋友”,打开认知世界的新视角。
“什么是小小通讯员?”培训开始了,隋春波的一句开场白,顿时令同学们屏息静听。隋春波解释道:“小小通讯员其实就是报纸小记者,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正在培训成人通讯员,小学生就叫‘小小通讯员’啦,做的事情和小记者是一样的。”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小小通讯员们个个挺直腰板,认真做好记录。“记者这个职业是很光荣的,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写出来,发表在报纸上。”小小通讯员孙豪骏眼里泛着光,自豪地说。“用童眼看世界,发现并记录、传播身边的真善美。”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刁新峙对记者表示,感谢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小小通讯员”平台给予南开分校的厚爱,这既是对学校近些年大力推动校园阅读活动的成果检验,也是助力学校深度拓展“行走的思政课”的有益尝试。
培训课上,隋春波用生动鲜活的事例,为小小通讯员们讲解了哪些话题算新闻、小小通讯员可以从哪些地方找新闻等内容,小小通讯员的创作热情被完全点燃了。“学校有位老师教跳皮筋教得特别好,我可以写她。”小小通讯员于凡悦听完培训,立即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小小通讯员蒋思怡说,新闻写作和平时写作文区别很大,“写作文可以想象,但新闻必须真实。”
南开分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张好表示,感谢“小小通讯员”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生出一双慧眼,捕捉校园里的热点;练就一支神笔,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本报记者 佟婷婷/文 孙文茹/摄
我与小小通讯员的初次相遇
小小通讯员 李骏毅
12月5日上午大课间,隋老师带来的一节小小通讯员课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开启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课上,同学们那股认真劲儿堪称一绝,一个个化身求知若渴的小海绵,竖着耳朵、目不转睛,手中的笔在本子上“沙沙”作响,密密麻麻记满了知识点。我也不甘落后,生怕错过关键内容,笔记本都快写得“超载”了。
原来,小小通讯员就是“报纸小记者”,可以把校内外的精彩活动、街头巷尾的社会百态,统统化作笔下的新闻稿件,还能畅抒自己的所思所感,多酷啊!老师再三强调,写新闻要牢牢把握“快、新、实、活”四字诀,短短四个字,却像沉甸甸的秤砣,压在我心间,分量满满。
课后,我反复琢磨作业要求,脑袋里像有个高速运转的小马达,冒出不少新奇选题。这次相遇,于我而言是机遇、是挑战、更像是怀揣火种踏上逐光旅程。我要握紧“笔杆”,努力当个出色的小小通讯员!
“小小通讯员”之旅
小小通讯员 滕奕茹
“寒窗生瑟瑟,燕屋春还暖。”这诗句恰是此刻南开分校报告厅室内外的写照。
同学们都对即将开始的“小小通讯员”培训讲座充满了期待,一向喜欢写作的我却有点儿小忐忑,因为我不了解“通讯员”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讲座开始了,来自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隋老师走上讲台,我拿起笔开始做笔记。很快我就惊奇地发现,隋老师的语言仿佛有一种魔力,平时那些晦涩难懂的写作知识,被他生动形象地讲解后,我一下子开了窍,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了。原来“小小通讯员”可以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身边的所见所闻,可以将平凡的日子编织成不平凡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我也能从创作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通讯员,像神笔马良一样,用手中的笔为大家讲述学习与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想象中的采访
小小通讯员 崔译兮
12月4日,《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2024年度致敬英雄”揭晓。
我一边观看节目,一边想象自己作为一名小小通讯员,采访以法为剑的女检察官刘玲:“检察官姐姐,我们是新时代少年,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法治传播者?您一路走来,是如何做到这样优秀的……”
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专业的工作能力,出现在新闻的第一现场。我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准备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加油,少年!
穿越千年的邂逅
小小通讯员 薛煜彤
周末,我和妈妈看了纪录片《河西走廊》,其中一集专题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我被屏幕中栩栩如生、色彩惊艳的壁画与塑像震撼了,我着迷了。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开凿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兴建工程一直持续到元代,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这些壁画充满了历久弥新的魅力,九色鹿、舍身喂虎、乘象入胎、出游四门的故事引人入胜。更让我赞叹不已的是莫高窟壁画的颜色,经历几千年岁月洗礼,依旧绚丽多彩、熠熠生辉,太神奇了!那些塑像栩栩如生、神采飞扬。眼睛里充满了慈爱与善良,衣裙上的褶皱更是生动逼真,好似丝绸一般光滑。
穿越千年的敦煌莫高窟,一眼万年。我一定要去一次那里,亲眼见证它的神奇与魅力。
小心有“诈”
小小通讯员 陈思齐
“铃铃铃——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清晨的宁静。
姥姥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我是公安局的杨警官,你涉嫌帮助犯罪分子洗钱,现在对你进行电话传唤,请带上身份证和5万块钱现金到公安局来一趟。”
说完,电话就挂断了。姥姥一脸慌张,起身就要去公安局。
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不能去。你又没有把银行卡借给别人,怎么会帮助犯罪分子洗钱呢?咱们再等等吧,看他们还能不能给您打电话。”姥姥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过了半个小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姥姥一看,果不其然,还是那个号码。她迅速接通电话,不等那人说话,就冲着话筒骂了一通。电话那头的人一声不响,直接挂断了电话。
年终岁尾,诈骗分子不法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诈骗犯罪活动进入高发期。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诈骗呢?让我来教你几个小妙招吧:
①接到诈骗电话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应对;
②立即报警或者通过正规渠道认真对照核实;
③平时不要贪小便宜,不随便扫描二维码或者留下自己及家人的信息,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预防诈骗,从你我做起,愿天下无“诈”!
令我自豪的“小小通讯员”
小小通讯员 周雨茁
起初,得知妈妈给我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时候我很不高兴,觉得假期又多了一项任务,不想参加。听完培训后,我很庆幸妈妈给我报了名,它燃起了我内心的火焰。
学校报告厅内,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总监隋春波老师讲了“小小通讯员”是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如果我们的文章写得足够好,有可能登上《营口日报》!
听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当年太姥爷写的《那株百年牡丹》登过报纸,全家人都很自豪;随即,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张有我名字和文章的《营口日报》……想到这儿,我差点儿笑出声来。
我要积极参与每一次培训,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早日登上《营口日报》!
激动人心的跳长绳比赛
小小通讯员 姜明锐
11月26日,南开分校2024年上学期跳长绳比赛正式开始。
等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场了。所有选手调整状态、站好位置、集中注意力。随着一声清脆的“开始”,打头阵的官赫洋像高铁车头一样,带着其余29名同学快速跳过长绳,脚步轻盈、动作流畅。
我一边奋力摇绳,一边观察同学们的起跳动作,一边高喊:“跟上!快跑!加油!”还剩最后一分钟,我扯着嗓子大喊:“加速!加速!加速!”我和张展硕越摇越快,长绳“唰唰”打地的声音像激昂的战鼓。跳绳的同学们心领神会,全力冲刺。
“嘟——”哨声响起,3分钟372个!我们班打破了校史纪录,夺得了全校第一名!我们激动地蹦起来,欢呼声响彻全场。
跳皮筋
小小通讯员 牛祉懿
最近,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跳皮筋,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我回家查找了一些关于跳皮筋的资料,这才知道,跳皮筋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清朝,跳皮筋甚至成为后宫妃子和公主们的娱乐项目之一。最初,跳皮筋起源于河北一带。20世纪50至90年代,跳皮筋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成为当时儿童时代的记忆。
作为初学者的我们“照葫芦画瓢”地跳,十几双脚齐齐地一起一落,皮筋震得一晃一晃,好像十分陶醉似的。大家伴随着欢快而有节奏的儿歌笑得更响,跳得更欢。
以前,我不太喜欢大课间,一个小小的皮筋改变了我。跳皮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协调性,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弘扬宪法精神,共筑法治社会
小小通讯员 赵若希
12月4日,我校举行2024年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全国总决赛。
虽然没在现场,但听到激昂的国歌声响起时,我肃然起敬。当一句句宪法条文在耳畔响起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宪法的力量与温度。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陕西的一名盲人同学的演讲,宪法让他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样上学,而他也并没有因自身缺陷放弃自己的梦想,令我十分感动。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学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正,与同学们一道,用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