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是冬天常见的御寒“神器”,但公众对它的了解似乎并不充分。“白羽绒比灰羽绒更保暖”“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羽绒服最适合干洗”等不实言论在网上热传,误导消费者。
今天,记者就逐一盘点与羽绒服相关的传言,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含绒量就是绒子含量?
真相:此“绒”非彼“绒”
如今,为买到性价比高的羽绒服,很多消费者都会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尤其会注意看含绒量或绒子含量。有人认为,含绒量就是绒子含量。真是这样吗?
“含绒量不等于绒子含量。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的比例,即绒子、绒丝在羽绒中的占比。”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卢业虎说,绒子是指长在禽类动物体表皮层上、被毛片覆盖的绒毛,一般呈朵状,是禽类动物抗寒保暖的“利器”,也是羽绒服质量主要鉴定指标。绒丝通常指从绒子或毛片上掉下来的单丝。
当前我国羽绒服装适用的国家标准是《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自2022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第3条第1款规定,羽绒服装是指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与2022年之前的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将羽绒服装定义中的“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
白羽绒比灰羽绒更保暖?
真相:颜色与保暖性无关
羽绒主要分为鸭绒和鹅绒。记者查询中国羽绒信息网发现,白鸭绒、白鹅绒的成本价通常比同类灰鸭绒、灰鹅绒略高一些。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想法,不少人认为价高的白羽绒比灰羽绒更保暖。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不同颜色的羽绒只是来自不同品种的禽类动物罢了,不能因此判定其保暖性。”卢业虎介绍,白羽绒及其制品(羽绒服、羽绒被等)之所以价格高于同类灰羽绒及其制品,并不是因为其保暖性更好,而是因为白羽绒颜色浅可以作为高档浅色面料的填充物,而灰羽绒颜色较深,应用价值相对较低。
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
真相:填充过量起反作用
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这种观点科学吗?
“羽绒的品质和绒子蓬松度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的两大指标。”卢业虎解释,羽绒的品质与绒子含量和种类等因素相关。例如,同为鸭绒,绒子含量为90%的保暖性要高于绒子含量为80%的;绒子含量同为90%,鸭绒保暖性一般低于鹅绒。
羽绒服最适合干洗?
真相:干洗剂会损伤羽绒
羽绒服价格普遍较高,一些人怕洗衣机把羽绒服洗坏,认为最好送去干洗。这一做法对吗?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工作人员曲艺指出,不建议干洗羽绒服,因为干洗剂会损伤羽绒,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
通常衣服内侧的标签都会附上明确的洗涤说明。记者看到,很多品牌的羽绒服都标明“不建议干洗”,甚至是“不可干洗”。
“很多人不敢水洗羽绒服,主要是怕羽绒粘连、结块。但事实上,水洗并不会破坏羽绒,只要在晾晒过程中多拍打,让羽绒充分‘蓬’起来,羽绒服的保暖性就不会大打折扣。”卢业虎说。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