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依法监督 履职为民 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摘登 2025年01月02日

李盼: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李盼是一位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近年来,她十分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相关从业问题。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她提出了《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李盼在建议中写道: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就业形式,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对于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新就业形态就在我们身边,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就业群体数量庞大,国内较知名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均入驻营口地区。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鉴于此,建议我市在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李盼告诉记者,在市人社局的回复函中,她看到了近年来我市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办法的具体举措:2022年、2023年,市人社局先后会同我市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实施办法》,从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建立健全20项新就业形态经济政策,完善了我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构建起“党建+法治+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模式,建立起适应平台用工形式和劳动者就业特点的劳动权益保障新机制,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得到大幅优化。此外,还深入企业推广和指导新就业形态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的签订,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制。

李盼表示,我市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探索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路径,持续优化劳动保障服务,不断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范化解劳动争议,完善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努力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她对我市持续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记者 崔薇薇

赵世伟:加强营口兰旗机场发展

2024年,市人大代表赵世伟将建议的关注点选在了营口兰旗机场的发展问题上,他提出的《关于加强营口兰旗机场发展的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答复。

赵世伟告诉记者,自2016年2月3日,营口兰旗机场正式通航,打造了营口的城市形象,便捷了市民的出行。营口兰旗机场的通航,对于提升营口的城市运输能力、旅游经济、百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其年旅客吞吐量仅为设计承运量的13%,且存在票价贵、航线少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赵世伟提出建议:扩大营口兰旗机场航线网络,积极争取开通重点城市和主要旅游市场的航线航班,提高营口兰旗机场的网络通达性;增加机场与城市主要人口集聚区的机场巴士线路和班次,依托客运站,在盘锦市、海城市、瓦房店市等周边城市设置营口兰旗机场城市候机楼,保住营口本地客源的同时,虹吸周边地区居民到营口兰旗机场乘机出行;完善机场与火车站、客运站之间的衔接方式,增加至鲅鱼圈区、大石桥市及盖州市等地的机场巴士,便利居民乘机出行。

市交通运输局对此建议迅速做出答复,并责成营口兰旗机场搭建平台,研究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签订大客户协议,吸引本地旅客。营口兰旗机场计划在两年内新开厦门、成都、昆明航线,加密广州航线,实现年吞吐量30万人次,航线8条,通航城市11个。同时,已经在盘锦市客运站设置营口兰旗机场候机厅,下一步探索在海城市、瓦房店市设置“城市候机楼+”的合作模式。

赵世伟建议,应向全市人民征集营口兰旗机场的发展意见,把营口兰旗机场打造成有温度、智慧的、环保的、人文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针对此建议,机场方面表示,机场运营后已先后开展7次问卷调查,了解我市居民对机场出行的满意度和航线设计的知晓率,使机场发展更符合营口实际和民意诉求。下一步将进一步改善机场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满意度。

本报记者 丁海林

刘至寻:建设高标准化工园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市人大代表刘至寻提出的《关于建设高标准化工园区,推动营口市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两会召开前夕受到关注。

刘至寻建议:要积极推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园区扩区,将辽河经济开发区8平方公里预留土地纳入其中。建设高标准化工园区,是我市基础所在、企业所需、发展所向。

刘至寻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是推动营口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营口市精细化工产业有着雄厚的底蕴和坚实的基础,精细化工产业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规上精细化工企业利润达到全市规上企业总利润的85%。全市现有精细化工规上企业62家,精细化工代表性企业为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近在咫尺的炼化基地为营口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油头”,营口全力壮大“化尾”产业集群,既能壮大自身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全省提供了产业配套。

当前,我市现有化工园区愈发难以满足发展所需。主要表现为:化工企业入园率不高、化工产业发展平台不高、区内企业发展能级不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刘至寻说:“为加快推进我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步伐,急需建设规划合理、设计领先、绿色智能的高标准化工园区,而将辽河经济开发区8平方公里土地纳入沿海产业基地化工园区,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刘至寻建议:加快推进老边区化工园区建设,助力我市加速实现全面振兴。在全市六县(市)区中,老边区建设高标准化工园区的条件最为成熟。在突出规范化、高端化、智能化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老边区化工园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该建议已经得到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进一步推进办理当中。

本报记者 仲属宁

徐凌:调整海蜇捕捞时间 助力海蜇行业发展

由于工作关系,市人大代表徐凌在走访时了解到海蜇捕捞、加工行业的相关呼声,因此她在2024年的海蜇捕捞季前,提出《关于恢复海蜇捕捞时间的建议》。

徐凌介绍说,营口是我国海蜇的主要产区,2019年,中国渔业协会正式确定营口为“中国海蜇之乡”,营口成为全球海蜇产业链核心区域。但2023年营口海蜇捕捞量骤减,仅为往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原料供应不足,给海蜇产业造成了重创。

徐凌在走访了众多行业经营者后了解到,每年8月份,大量海蜇流经营口海域,是捕捞的最佳季节。以前每年8月初开始捕捞海蜇,捕捞期在45天左右,但2023年9月2日才开海允许捕捞海蜇,9月12日结束,捕捞期10天。这一规定导致错过了海蜇最佳捕捞期,且捕捞期太短是造成海蜇减产的原因。

徐凌在了解和分析情况后提出建议:为了营口海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相关部门恢复8月份允许捕捞海蜇。海蜇捕捞所用的网具不同于捕捞其他海鲜的网具,其捕捞作业并不影响其他海鲜的生长繁殖。9月份海蜇量减少,渔船也会转而去捕捞价值更高的其他海鲜。

市海洋与渔业局立即对该建议作出反馈。综合考虑资源调查以及潮汐、天气条件等情况后,我市多次向省、国家部门反映,建议农业部重新调整海蜇特许捕捞时间。经研究,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农办渔发[20241204号)要求,批准我市50艘渔船从事海蜇专项捕捞,给予办理捕捞许可。其中,2024年海蜇专项捕捞作业时间为7月25日8时至8月3日8时;沙海蜇专项捕捞作业时间为8月1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

本报记者 丁海林

王星国:监督医药行业乱象 为百姓健康护航

这些日子,市人大代表王星国的时间显得有些不够用。他提出的《关于禁止零售药店激励性营销、促销的建议》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让他为继续做好履职工作坚定了信心。

他说:“零售药店为群众提供十分便利的购药服务,但是也存在部分零售药店不正当竞争,推出购药有礼、打折送礼、买二赠一、送鸡蛋、送钢盆等激励性营销方式。但是,很多百姓并没有注意到这种营销方式背后的隐性问题。”

为此,王星国建议:禁止零售药店开展激励性营销、促销活动。他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合理用药、合理消费。激励性营销、促销,不利于合理用药,甚至给用药者带来用药风险;医保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钱袋子,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是个人因病住院的救命钱,但很多老年人不明就里,在物质激励的刺激下争先恐后地去消费清零,生怕过期作废,在零售药店的激励性促销中购买超出实际需要的药品。

另外,禁止零售药店的不正当激励性营销、促销,有利于人民群众正确合理的购买药品,不被错误引导购药;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杜绝浪费;有利于零售药企规范化管理,合理竞争,良性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医药行业,改变唯利是图的药品零售行业形象。

王星国说:“我们不反对零售药店为方便患者购药的广而告之的友情提示。但药品毕竟是特殊商品,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因此要禁止零售药店开展激励性营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严格监督。”

据悉,该建议正在进一步推进办理当中。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段宏辉:关注居民住房安全 助推居住环境改善

市人大代表段宏辉一直十分关注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他在走访时了解到,西市区志诚小区部分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于是提交了《关于“志诚小区6号楼安全影响”的建议》。

段宏辉在建议中写道:志诚小区是一个楼龄约26年的“预制板”商品楼。多年来,小区6、9、10号楼陆续出现问题,尤其6号楼东侧住户出现室内棚顶开裂、墙体开裂等情况,且近几年陆续出现承重梁、过梁开裂现象,导致窗户很难开合。

为此,段宏辉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并在建议后面附上了他现场拍摄的照片。段宏辉表示,6号楼东侧临街楼体严重开裂,部分位置外墙皮已经脱落,而6号楼东侧一楼是临街门市,主营业务为餐馆,餐馆门口就是人行道,开裂墙体对过往行人及业主形成较大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对6号楼过梁及墙体开裂进行专业检测,了解造成开裂的因素,并对开裂的外墙体及室内的棚顶、过梁开裂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接到该建议后,为确保居民出行安全,该小区属地的得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查看,安排人员对此处人行道进行围挡,并张贴警告牌。积极联系专业高空维修人员对破损翘起墙面进行清理,对墙体进行了修缮恢复。

西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4号《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判定该楼是否属于危楼,要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再根据需要进行下一步处理。

段宏辉告诉记者,西市区住建局对志诚小区的情况高度关注,将志诚小区纳入2024年度外墙保温工程计划,同时,该小区还被列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小区整体改造已经完毕。他对相关部门积极解决民生问题的态度和做法表示满意。

本报记者 崔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