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琳琅满目的年货、热气腾腾的小吃、香味四溢的特色美食、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东北人心中,对于年味的感知,往往都从备年货开始。赶大集,不仅是备年货的途径,更是一种过春节的仪式。
1月24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刊部记者兵分两路,分别来到位于老边区柳树镇的柳树大集和大石桥市博洛铺镇的博洛铺大集。扑面而来的烟火气,瞬间将人们拉进浓浓的年味儿里。
柳树大集,人潮涌动,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喜庆的新春乐章。大集上,各类年货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卖福字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图案的福字,有的还搭配着精美剪纸,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挑选。一位老大爷笑着说:“过年贴福字,这是老传统了,就图个喜庆、吉利。看到这些红彤彤的福字,年味儿一下子就有了。”摊主也表示,这段时间福字销量很好,每天都能卖出近百张。
再往前走,便是服装区。棉衣、羽绒服、毛衣等冬季衣物挂满摊位,款式多样,颜色鲜艳,不少顾客在摊位前试穿新衣,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名年轻妈妈正带着孩子挑选新衣,她告诉记者:“过年了,一定要给孩子买身新衣服,让孩子开开心心过大年。”
除了福字和新衣,其他年货也备受欢迎。新鲜的水果、美味的糕点、各类坚果炒货等摊位前都围满了人。大家一边挑选心仪的年货,一边和摊主讨价还价,处处回荡欢声笑语。卖粽子的大娘热情地向顾客推销自己亲手包的红枣粽、豆沙粽、蛋黄肉粽等。她自豪地说:“我包粽子几十年了,用的都是好材料,过年吃粽子,有个好彩头。”不少顾客被大娘的热情和粽子的香味吸引,纷纷购买。
农副产品区,弥漫着烟火气息与食物的香气。一名卖猪蹄的摊主身形敦实,双手因长年劳作而粗糙发红。只见他熟练地拿起火枪,稳稳地靠近猪蹄,随着火苗的舔舐,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糊味。他的手不断转动着猪蹄,确保每一处的猪毛都被彻底燎尽,动作娴熟流畅,仿佛在进行精心的艺术创作。
繁华的柳树大集不仅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年货,也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所需商品,更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和幸福。
博洛铺大集位于镇政府附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岁月积累的口碑和紧临202国道的交通优势,吸引着众多商户扎堆涌入。商户一多,商品种类丰富,大集自然红火。平日里,博洛铺大集每逢农历三、六、九开集。小年一过,天天有集。从大门走进去,街路两旁的摊位上,水果蔬菜、调料熟食、冷冻水产、干果糖果及日用百货等商品种类齐全。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摊主们笑逐颜开地招呼着顾客,为其装袋、称重、结账。红红的春联、喜庆的灯笼迎风招展,现烀的猪头肉肉香四溢,刚出锅的瓜子花生热浪拂面。男女老少洋溢着笑容,穿梭其间。
“老板,就这块儿,给我来一刀。”村民刘颖对正在分切猪肉的摊主比量着大声喊道。摊主一边熟练地切肉,一边笑着回应:“您放心,肉新鲜着嘞。”
“每年春节前,我都会来这里赶集,大集热闹,东西又全又好。既能买到年货,又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特意从市区前来赶集的市民李斌说。
“大集一逛,年味就来啦!”一旁拎着满满年货的大叔大声附和着。
尽管寒风凛冽,但附近村民都抓住商机,将自家农产品拉到大集上售卖。住在镇里的刘晓晶一家便是如此。刘晓晶说:“年前特别忙。我家养了2000多只鸡,每日清晨将鸡宰杀后,带到大集上卖,一天能卖70多只。孩子很懂事,早上起来帮着扫地,一起出摊,分担点儿家务。”记者问他们有什么新年愿望,刘晓晶的女儿李冠澄抢着说:“希望我家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越过越好!”
临近中午,赶集的人们陆陆续续从大集里走出来,个个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满载而归。赶大集“赶”的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
实习生 代月瑄 本报记者 隋春波 孙文茹 王晓叶 佟婷婷 赵 颖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