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皖军
去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去西湖陵园祭奠母亲。看到墓碑上母亲的照片,我的思绪回到200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2007年12月28日,天气异常寒冷。上午8点30分,120急救车把母亲送进了医院。
我跪在母亲的床前,紧握住她的手说:“妈,今天血压63——123,体温36度4,都正常。”母亲点点头。“一会儿咱们吃饭。”母亲又点点头。我让弟弟把蛋白质粉加入果汁,搅拌好,弟弟说:“不热,正好。”我尝了一口:“再加点热水吧。”因为我知道,母亲喜欢吃热的。
母亲看着我们,嘴不停地动着,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我把饭喂完,对母亲说:“今天中午给您熬鱼汤。”母亲用力摇摇头……我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鱼!她是怕我们花钱。这时,我发现母亲眼睛里满含泪水。我明白,母亲对我们每天尽心尽力地伺候她很感动。我心里一阵酸楚——母亲是因为我们的不孝,才病成这样啊!
母亲住院期间,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担心母亲病情加重。我常抚摸她的额头,紧握她的手,让她感到儿子在她身边;弟弟每天都吻母亲的额头安慰她。那段日子,医院的各种气味和声音,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我开玩笑说:呻吟声,喊叫声,吵骂声,声声闹心;饭香味,脚臭味,大便味,味味难闻!当然,只要能让母亲康复,这些我们都能忍受。
从2007年12月28日母亲住院,到2008年1月24日母亲病逝,整整28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心神不安中度过。
平日因为工作忙,我几天都不回家一次。有时回到家母亲问长问短,我还嫌她唠叨。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极了;为了工作,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们让母亲孤独地留在老家,这是儿女对母亲最大的不孝啊!我很遗憾,母亲从住院到去世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话,哪怕半个字。母亲留下的只是点头和摇头,还有满眼的泪水。母亲一生操劳,省吃俭用,。她太苦了!太亏了!
2008年1月26日上午9时,母亲的告别仪式开始,我知道这是最后再看她老人家一眼的机会了。我扑向母亲的遗体,大声哭喊:妈——妈——我没有尽到孝心啊!尽管我们撕心裂肺地呼喊,可母亲再也听不到了,永远听不到了……
2008年2月2日,母亲去世的第9天,我们一起去西湖陵园祭奠母亲,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哀思。我自责不已——作为长子,我没有担负起家中的责任,没有及时发现母亲的病情。虽然心里有许多的不舍,许多的遗憾,但操劳一生的母亲终于能歇歇了。
每年清明节,我们会把菊花给母亲送去。每次站在母亲墓碑前,因为心中的愧疚,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