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穿越了过往的炊烟 2025年02月21日

程云海

那些寒冷、踽踽独行的夜,我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穿行在乡间土路上,冽风从脸颊上划过。路两旁树的枝条发出单调的声音,没有路灯,只有冷月微光陪伴我。偶尔,远处村庄的零星灯光会从树与树的缝隙间闪现。周边是一片荒野,疲倦的精神,饥渴的身体以及无法言说的孤寂一起袭来,让我陷入茫然无助的状态中。

眼前忽然一亮——一缕炊烟,从村庄里某家房舍上面若隐若现地闪现,像一盏指路的灯,更像是亲人的召唤,温暖着我。我似乎脚下有了力量。家,也更近了。

在乡下,炊烟是老屋的伙伴,是故乡的别称,是一家人团聚时的幸福感,是人间朴实的烟火。灶火红,炊烟白,红白相间,映热了日子,映亮了每个人的瞳仁。

炊烟是有味道的,带着每一家的柴米味、油盐味。谁家早饭、晚饭吃啥,不用说,炊烟就会暴露秘密。于是邻里间也就心照不宣,谁家来了客人,谁家老人过寿……香滋辣味总会蹿过房、越过墙,馋一下左邻右舍。亲友们也会三三两两地走进院子,帮忙的帮忙,搭讪的搭讪,孩子们也嬉闹着……一家子的热闹变成全村人的热闹。

早起的炊烟往往单调,匆匆醒来的人家,大人们忙着下地,孩子们忙着上学,大锅里简单煮个饭,捎带着蒸些茄子、土豆,蒸好的茄子、土豆用农家酱拌一拌,再来点儿咸菜,就是简单的一顿早餐。那炊烟只有稻草、玉米秸秆的味道,像极了农村简单的小日子。

傍晚的炊烟是最精彩的。像一首诗一样富有内涵;又像一篇作者自由驰骋,信笔而就的散文、随笔,蕴含着意味。一天的劳作结束了,女主人会精心地炒上两盘时蔬小菜(那小菜是从田间地头随手薅来的一把小毛葱或者老韭菜),再炒一盘自家芦花老母鸡下的双黄蛋。男主人斟上半杯粮食酒,在浅酌慢饮中聊聊庄稼,聊聊家长里短。孩子们匆匆扒拉几口饭,嘴里再塞口金黄的炒鸡蛋,就飞跑着和伙伴们玩耍了。

此刻,村庄里氤氲着暖暖的香气,房顶上那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和晚霞相映,宁静着,美好着,让日子里浸满了浓浓的乡情。

“一条门巷成村落,几处炊烟锁翠微。”有炊烟相伴,幸福里便多了不一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