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开学经济”热度高 理性消费唱“主角” 2025年02月28日

我市中小学即将迎来新学期。记者走访市内部分书店、文具店、数码产品店了解到,虽然商家推出的产品五花八门,但多数家长和学生比较理性,并未在开学消费上大手大脚,而是选择一些实用性强的商品,以满足新学期学习需求。

常用学习用品是“主要装备”

昨天中午,记者在市内某小学附近一家书店看到,各类教辅书籍、工具书等摆放在显眼位置,方便学生和家长选购。新学期教材辅导书、同步练习册更为畅销。

“针对新学期,我们半个月前就做好了备货工作。各类教材、教辅及课外读物数量充足,涵盖各年级、各学科。同时,我们还推出了教辅八折优惠活动,力度还是很大的。”书店老板介绍说。

开学前一周左右,文具店里热闹非凡。在市区南部一家文具店内,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的购物车里放着防驼背书包、笔袋、可擦笔、错题本等等。她一边选购一边念叨:“荧光笔得买双头36色的,孩子很多课都用得上……”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实体店,文具在网上的销量也十分火爆。因为网购方便再加上种类齐全、可选择性多,很受消费者青睐。“孩子每学期都要买这种磨砂款自粘书皮纸,我索性上网一次性拍了50张,在网上买得多,价格更划算,用不了的还可以留到下学期。”学生家长赵女士对记者说。

“国补”为电子产品添把火

随着“国补”政策落地,叠加开学季消费旺季,实体店迎来一波数码换新潮。记者在市内几家品牌门店内看到,前来选购手机、平板、电话手表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很多消费者都是提前做好‘功课’,再来店里询价的,觉得合适就直接下单了。”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国补”政策落地后,前来咨询、购买电子产品的顾客比之前多了不少。像电话手表、平板这类具备学习功能兼联络功能的电子产品,很多家长本来就计划给孩子购买,现在价格便宜了,销量也随之上涨。

柜台前,家长们纷纷化身“精算师”,“之前一直想给孩子换个电脑上网课,趁这次‘国补’,价格挺划算,就决定买了。”市民丁先生看中了一款电脑。他算了算账:“这款平板电脑原价5999元,‘国补’叠加‘店补’后,5099元就可以入手了。”

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家长都成行家了,先在网上看测评,再来实体店杀价。前几天,有个大姐拿着三家价格单来找我砍价,简直比我们销售还专业!”

选购数码产品的大多数家长表示,会根据消费水平量力而行,多考虑产品的性价比。

开学购物车玩出“经济学”

不仅购买电子产品如此,在选购教辅书籍和学习用品上,不少消费者也力求“既好又省”,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关注实用性和性价比。

市民周女士表示,她给孩子挑选开学“装备”时,首先考虑商品是否为学习必备品,再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家长要做到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能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应该给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市民梁女士一边陪孩子选购学习用品,一边“动员”孩子将购物车里的“盲盒文具”放回货架,“这类文具又贵又不实用,花里胡哨还影响孩子专注力,可不能惯着她乱花钱!”结账时,梁女士还不忘提醒老板:“这款书包店里搞活动吧?我看网上同款打八折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消费过程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爸爸妈妈们把开学购物车玩出了“经济学”:教辅书要买“真题含量”高的,文具得选“抗造指数”强的。记者发现,“开学经济”折射出广大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本报记者 崔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