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玉兰花开 中国舞台薪火相传 2025年03月06日

本届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集体登台合影。

这是属于中国戏剧的一晚,也是属于上海舞台艺术的一晚。近日,“最是春好处·花开白玉兰”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留下动人的一幕幕:83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精神矍铄地领取“特殊贡献奖”奖杯;三位青年演员“代表”500岁的婺剧三次走上领奖台;获得主角奖的荷兰籍音乐剧演员玛雅·哈克福特欣喜地说:“上海的观众总是这样热情!”

“玉兰花开,让薪火相传,延绵古今……”在《白玉兰之歌》的旋律中,获奖演员们手握奖杯与身着戏服的表演嘉宾们同台留影,这正是中国戏剧百花园生机勃勃的生动写照。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始终立足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家名剧集聚上海,各展风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推动了上海文艺事业再攀新高峰。36年来,白玉兰戏剧奖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响亮文化名片之一。

代代相传

戏剧艺术迸发旺盛生命力

京剧的踩跷、川剧的托举、秦腔的水袖、河北梆子的大靠……全国各剧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来的武戏表演为晚会精彩开场。随后,各奖项依次揭晓。

“戏剧艺术更像是生命。大幕拉开,将再无回头。”获得主角奖的靳东这样表达他对戏剧的敬畏。话剧《温暖的味道》让靳东阔别十余年后再次站上舞台,“所以,当我每次站在台口的时候,我总是想,我不能离开舞台。我一直是在用我所学的戏剧,在不同的艺术形式里去表达”。

择一事,终一生,以匠心,守初心。当李炳淑登台领奖时,全场以热烈的掌声向她致敬。1959年,18岁的李炳淑只身来到上海,得到多位前辈大师的悉心教诲。“那时我只是稚嫩的小苗苗,是老师们的教导让我有了日后的成绩,他们的一招一式我都铭记在心。”

戏剧艺术的旺盛生命力,正在这代代相传中迸发。

面向未来的“白玉兰”

让好演员被看见

“能够在上海这个戏曲大码头获得‘白玉兰’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浙江婺剧的认可。”获颁新人主角奖后,楼依婷激动地说。当晚,她与李烜宇、刘福明三位青年演员代表有着500年历史的婺剧三次捧起奖杯,他们的表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最终得出了这份获奖名单。获奖演员们是其所在艺术领域里的佼佼者。”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谷好好表示,“此次参评与获奖演员呈年轻化趋势,彰显了这个时代给予戏剧演员更多、更好的平台与机会。”

四季飘香,近悦远来。“白玉兰”的舞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引了全国以及海外的名家、名剧积极参评,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促进国内外戏剧界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外交流,跨界联动,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

晚会上,玛雅·哈克福特与音乐剧演员胡超政带来歌曲《梁祝》。“中国向我敞开怀抱,在这个美丽的舞台,我希望我做到了最好。”凭借中国原创音乐剧《麦克白夫人》,玛雅收获了她的“白玉兰”。近日,她在文化广场为上海观众带来个人音乐会,“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广阔,充满魅力,观众给我的掌声是对我最大的赞赏”。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