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营口地区历史上曾有过哪些民族?(三) 2025年03月14日

于阜民

魏晋时期境内的民族——汉族

魏晋时期,司马懿征灭公孙渊后,曾杀掉公孙政权大批官员,并迁大批辽东人到中原,以填补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局面。正始元年(240年),“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这样一来,本地区的汉人大量减少。西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势力逐渐向南伸张。辽东地区汉人的减少,为鲜卑族的进入制造了条件。

魏晋时期境内的民族——鲜卑族

说起慕容部,在《晋书·附载》中,有一段“慕容”一词来源的有趣记载。秦汉时,赵代汉人常戴一种高冠,称为“步摇”。鲜卑族首领涉归也学汉人服式,喜戴“步摇冠”,鲜卑别部便以“步摇”称呼“涉归”。步摇转音为慕容,涉归便以慕容为姓。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远窜辽东塞州与乌桓接。”他们又几经周折,于魏初分化成慕容、宇文、段和拓跋诸部。有的迁居中原,有的迁居到辽西、辽东。留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鲜卑人,后来分别演化成契丹、库莫奚各族。

三国曹魏政权遣司马懿东征公孙渊时,曾征发鲜卑族的慕容护立跋从军。后因灭公孙渊有功,慕容部被安置在辽西棘城(今锦州市西义县西砖城子)。

慕容部被安置于棘城后,因地近汉人住区,接受汉人文化,使慕容部得到发展。到晋元康四年(294年),慕容部的势力已从辽西扩展到扶余(今吉林省长春市附近)故地。慕容部统治区域内社会较为安定。慕容涉归的儿子慕容廆是个开明的统治者,他接受晋制度,教他的人民耕地务农。他受汉人鲁昌劝告,接受晋室封号。是时,正是匈奴贵族刘聪灭西晋,黄河两岸烽火连天之际,慕容廆接受晋的封号,有利于争取汉族的同情和支持。后来,中原汉人豪门大户率领宗族、乡里、部曲和佃客一起投归慕容。汉族人再次聚集在辽西、辽东各地。

东晋大兴四年(321年),慕容廆次子慕容仁镇守辽东、驻节平郭(今鲅鱼圈区熊岳镇),从此,本地区除汉族外,鲜卑人也纷纷进入。此后一百年间,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后燕在本地区都进行过统治。也有数量众多的鲜卑人和汉人一起生活在本地区并不断融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