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盖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礼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让百余名师生沉浸其中。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联合开展的“订单普法行”活动走进该校,围绕高中《法律与生活》课程核心知识点,结合《民法典》典型案例与高考题型,为师生定制了一场法治教育盛宴。
宣讲团律师以“高空抛物责任划分”“宠物伤人维权途径”等社会热点切入,将教材中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分配等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指南”,让师生切身感受到《民法典》就像生活的“操作手册”。“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像考试重点,现在发现它更像生活说明书。”高二学生朱诗琪听后感慨道。
普法活动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给政治教师带来教学启示。盖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政治教师方景虹全程记录案例解析过程,他注意到,宣讲团律师特别选取了高考真题、模拟题进行剖析:“这种将教材知识点与真实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正是我们突破传统教学瓶颈的关键。”
这场精准普法的背后,是市司法局创新构建的“五单”运行机制——通过公安、教育、司法联动“需求化询单”,学校、家长、学生“个性化点单”,市司法局“精准化派单”,律师志愿团“多元化接单”,宣传对象“激励化评单”,形成供需精准对接的闭环体系。2025年伊始,全市58所中小学提交的115份普法“订单”,经系统梳理后,聚焦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等6大主题,市司法局组织47家律师事务所设置45门定制课程。今年1月,首场“订单普法”在市雷锋中学开讲。
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着眼长远构建社会普法大格局,整合律师、“法律明白人”等多元力量,开发系列课程,让民法典知识随着“指尖传播”入脑入心。
本报记者 佟婷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