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学鹏和他的学生们(从左到右):郭景贵、王政佳、张振环、马学鹏、程义伟、马成梁、矫玉珍。

金秋银泉 马学鹏

乐园 张振环

雪野 马成梁

溪山雨意图 王政佳

白山松雪铸忠魂 程义伟

冬日夏云 矫玉珍

雪花飘落入山川 郭景贵
大山大水,雄浑壮美;笔触奔放,意境悠远。
今天上午,《马学鹏和他的学生们山水画艺术展》在营口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如期举行。
马学鹏,1937年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自幼酷爱画画,以《芥子园》为摹本自学成才。1956年参加工作后,先后赴鲁迅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深造,曾跟随国画大师关山月和黎雄才学习,是关东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立足关东,以大千世界为背景,在重视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色彩之所长,强化色彩表现力,针对关东山水四季分明的独特视角不断探索,形成了阳刚、大美的关东山水画风。他曾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辽宁城乡科学发展巨大变化为题材,创作完成了《中华盛世景观画卷》之“营口卷”“长兴岛卷”“大梨树卷”“本溪山城卷”“大连卷”“沈阳卷”等8卷共500多米长的鸿篇巨制长卷绘画,体现了大风格、大气派、大境界、大美感的个性面貌和精神写照。
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叶立群评价说:“马学鹏先生山水画中的雪景,强调留白和意境,通过笔墨融合表现关东山川的景象和内心深沉的情感。其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树木等,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多年艺术实践和勇于求新求异,让马学鹏形成了独辟蹊径的创作思维。他说:“关东山水,历史上没有人画,现在也少有人画。这里蕴藏着宝贵而丰厚的艺术矿藏,等待我们去开掘,去冶炼,去锻造。”为此,他坚持带领他的学生们深入生活,扎根关东大地,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关东山水作品。
叶立群对参加本次展出的马学鹏学生们的作品点评如下:
张振环的山水画,显示出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山石树木等景物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马成梁的雪景画,继承了父亲马学鹏先生的笔墨技巧,大面积的留白不仅让人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还营造出一种广阔、深远、空灵的感觉,使观者的视线得以延伸,感受到冬日东北大地的静谧与旷远。
王政佳的山水画,以现代的时空意识去俯瞰自然、感受众生,并将山川与自己的特定心境相融合营造意境。在技法上,善于通过不同的墨色层次来表现山石的质感,浓淡相宜。
程义伟的山水画,书卷气浓郁,根源在于其学识丰厚,反映出心清志明、气闲神定的素养与精神风貌。他的山水画中几乎都有鹿出场,他说鹿是画家本人,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行走。所画山体大都以墨色渲染,气势不凡,厚重深邃。
矫玉珍的山水画苍茫、厚重,大气磅礴,这与其在长期军旅生涯中形成的性格有关。他学习了马学鹏先生的笔墨技法,画中体现出其行笔的速度、力度。他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到笔墨之中。
郭景贵长于思考,勤于实践,耐得住寂寞,功成于苦练。他的山水画立意不凡,富有现代感。
叶立群说:“这次展览,反映了马学鹏先生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果,并将会提升大众对山水画艺术的关注度和欣赏水平。”
4月9日—23日,《马学鹏和他的学生们山水画艺术展》在营口展出后,5月将班师回沈,继续办展。
本报记者 隋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