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带雨林过冬天,是一种心旷神怡、惬意熨帖的体验。
本来身处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的北方严冬,蓦然间,眼前呈现一派草木葱茏、姹紫嫣红,空气中浸润着暖湿的芬芳,澜沧江流淌着,充满了无限生机,思绪里弥散出万种欣欣向荣。
此刻的心境,借用诗僧志南的名句形容,那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椰子、芭蕉、棕榈、橡胶、桫椤、古榕、凤凰木、波罗蜜……绿海环抱!苍翠、繁茂、昌盛、蓊郁,都不够,我深深地理解了一个古老而贴切的词汇——葳蕤!空气是如此甜香,沁人心脾!
西双版纳是赤县神州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妙境,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盛誉。
这里有中国独一无二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更为奇妙的是,这里没有冬天!
闻名遐迩的野象谷地处西双版纳景洪市近郊,是我国第一座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
《野蜂出没的山谷》这部少年时代镌刻于我心的著作忽然从我的脑海里浮现。作家李迪一定是受了西双版纳野象谷的启发,然后用如椽巨笔兴致勃勃地构筑了一个热带雨林哈尼同胞的奇妙世界。
我转身向导游询问,这位瘦小的“阿黑哥”略作思索,眨动着明亮的小眼睛告诉我:“这个作家……嗯,李迪!当年果真在云南做过知青哩。”
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西双版纳的黄昏充满诗情画意。泛舟澜沧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江水仿佛橘红色的镜面一般,如梦如幻。
夜幕缓缓降临,两岸华灯初上。
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掩映之下,是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傣家竹楼,星罗棋布,于山水间。水岸竹楼之间,传来悠扬婉转的葫芦丝乐音,听得出是著名的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诗人倪维德和作曲家施光南的联袂之作,歌中唱道:“月光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金孔雀跟着金马鹿,一起走向那绿色的雾。”
伴随着歌声,一位跳孔雀舞的傣族少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她一身孔雀彩衣,舞姿曼妙。
提起傣族的孔雀舞,您一定会脱口而出——杨丽萍!在这里,我要告诉您的是,新中国第一位“孔雀仙子”是傣族舞蹈家刀美兰。
后来,大理的白族姑娘杨丽萍醉心于孔雀舞的演绎、创新,亲赴西双版纳歌舞团学习实践。数度寒暑,悉心打磨,将“孔雀公主”推向了新的高度。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情此景,陶醉其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