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校园里的秋天 2025年04月21日

毕林旭

闲时读莫言的散文《北京秋天下午的我》,写北京立秋之后气温依然灼热逼人。让我一下子就想到我的家乡沈阳,那里四季分明,基本是中规中矩地踩着节气前行。每年的立秋当晚,风便悄悄地脱离了黏腻与溽热,带来微微清朗的气息,让人周身清爽通透。

沈阳是省会城市,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古建筑与新地标更迭交错,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我尤为惦念的就是藏在沈阳几所大学校园里的秋天。那里的秋天跟繁忙的都市不同,恬静、淡远,既有美景悦目,又有书香悦耳,别样的美在岁月中沉淀。

由于家住皇姑区,我从小到大只要稍有空闲时间就愿意去辽宁大学崇山校区里漫步,有时结伴,有时独行,只要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我所有的心烦意乱都按下了暂停键。

小时候,我有点儿自闭倾向,母亲几乎每天清晨都拉着我到校园的僻静处练习演讲,高中时我经常到阶梯教室去学习,有时也去中文系蹭课。

我对学生们的来来往往,校园食堂,每一条石板小路,还有一直陪着我成长的大树都再熟悉不过,但我还是会被一朵小花或一片秋叶的美“击中”,有一种“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之感。

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有银杏树三百二十棵,银杏林分列道路两旁,茂盛稠密的枝丫交织成荫,天气晴好时,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间飘落下来,似一条“银杏金廊”,也是校园内最具观赏性的一道风景。

每年,辽宁大学崇山校区银杏节时,金黄的树下,游人如织,与五彩缤纷的服饰,欢腾的人群,幸福的笑脸,共同绘就了一幅美好的画卷。银杏叶翩然落下,蝴蝶般在空中飞舞,小孩子们一拥而上,蹦着跳着,挑着捡着。

沈阳农业大学东面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面与浑河相望,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

沈阳农业大学也有一条“银杏路”,每年的金秋十月,一年一次的银杏文化节拉开帷幕,校园内长达一千一百三十八米的“银杏路”成为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的特色景观。这三百四十棵银杏树是由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的教授栽植培育的,树形优美,姿态挺拔,放眼望去,满目金黄。“银杏路”的起点在“1952楼”的东面,斑驳的灰白色老楼,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时光深处的故事。幸运的人要是赶上“校园农场”的丰收时节,还会品尝到甜脆多汁的寒富苹果、软糯香甜的胚芽软米、美容养颜的树莓等丰富的科研成果。

农业大学里最美的秋景还要数雨后的银杏林。雨水冲洗后的银杏冠如华盖,娇艳欲滴,浓黄清亮,最妙的是银杏倒映在积着雨水的地面,如诗如画。

晴天的时候,远看,一排排银杏列队,齐刷刷地竟像是奔着天边去了;近看,倒映在湖面的树影又似水生植物,摇曳生姿。

始建于1923年4月的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曾于黄昏时分去东北大学南湖校区踏秋。漫步林中,在夕阳的光晕下,校园里映衬着油画一般的五彩光芒,苍松是墨绿的,树干非常粗壮,高大的银杏树金灿灿的,银杏叶如金扇般一片片飘落,金黄叠着点老绿,红色搭着点新黄,热烈与凋零,在秋天里相辅相成。

仰望蓝天,映衬几缕细碎残阳,廊桥小道,湖水微波荡漾。秋风让湖边的树渐渐地变换成金黄色,并且落叶随着秋风摇曳而下,落入碧绿的湖水中,偶有小鱼淘气地跃出水面,曲径幽幽,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