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小淳
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周密部署,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从供需两端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为小微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县区专班共走访企业1.6万家,摸排有融资需求企业3249家,已有2931户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累计授信39.98亿元,贷款36.1亿元。
主动发力“搭台唱戏”
按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我市迅速行动,建立了由市发改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营口监管分局和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牵头的工作机制,设立工作专班,并以“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为目标,从政府、监管、银行三个层面,分别推动成立市、县区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两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监管引领、银行扶持作用,选派政府、监管、银行30余名骨干力量参与办公,确保工作高效推进。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6+1”专班推进模式,召开推进会、督导会、部署会累计20余次,为协调工作机制落地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协同发力“同台唱戏”
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召开融资协调工作推进会,组织辖内26家银行机构结合经营实际编撰金融产品手册,专门下发指导意见,组织银行机构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一把手”讲普惠、“金融在营”主题宣教等活动;按照专班、银行、监管推出3张清单,定期交流互鉴、总结成效、分析问题,加强政策指导,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增量政策,推动综合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激发银行放贷积极性,形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良好工作局面。
精准发力“借台唱戏”
以千企万户大走访为契机,建立了“走访+”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更精准、更有效。一是“走访+税务”,精准对接优质纳税企业。会同市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对4万多户纳税企业,以纳税额、纳税期限为标准进行筛选并推送;二是“走访+外贸”,加大金融支持外贸力度。会同市商务局对900余户外贸企业进行筛选,走访外贸企业385家,摸排有融资需求企业295家,已有71户企业获得贷款支持;三是“走访+科技”,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会同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聚焦443家高新技术企业,1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企业分布、产业布局推送给各个县区专班进行摸排走访。目前,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56.7亿元,户数59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