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
本报记者 邰澜澜
雄伟壮丽的辽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营口儿女。母亲河广博的胸襟与厚重的力量赋予营口人生命与智慧,在我们心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位置。我市5位爱家乡人士,将爱家乡、爱辽河的深厚情感融入到“寻梦——母亲河辽河千里漂流”活动中,追溯根源,感受母亲河的魅力。这5位漂流勇士分别是:周灿(71岁)、刘文远(73岁)、李熙威(72岁)、杨国祥(63岁)、周炯(63岁)。
去年9月,他们来到辽河发源地后顺流而下,漂流了百余公里;今天秋天,他们计划继续漂流。
行程千公里 零距离接触源头
2019年9月26日,周灿等5人从营口启程。他们携带着漂流艇、救生衣,开着吉普车,沿高速公路到达内蒙古站,然后下到底道,共驱车十余小时、行程1000多公里。最后,来到辽河的发源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赤峰市克斯克腾旗境内的西拉木伦河,与辽河源头零距离接触。
“看到第一捧泉水喷涌而出,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多年的夙愿实现了!”
周灿说,因为拥有共同的爱家乡情怀,因为多年的友谊,他们走到一起,共同完成了这一志向——“我们是当之无愧的辽河儿女,对母亲河有着无比眷恋之情。这样的漂流活动能够增进营口人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并化作奋发向上的动力!”
随后,他们沿着辽河顺流而下,漂流了百余公里,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漂流计划,共历经5天、往返行程3000多公里。这次漂流活动在我市尚属首次。
朴实的民风 原始的美景
周灿等人回忆说,接近辽河源头的地区荒无人烟,偶然能看到工人在施工,建设旅游风景区,当地牧民在放马。蒙古族人非常质朴,请他们进施工棚住宿,招待他们吃炸马肉、喝奶茶。行进过程中,四处没有参照物,手机没有信号。好不容易遇到一名当地牧民,她热情地为他们带路。原始森林中,大树歪的、倒的、腐烂的……纷纷横在前面,路极难走。他们欣喜地看到了小松鼠、金蝉等动物。在西拉木伦大峡谷中,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翻越了数座大沙丘,走进雄奇的深约数百米的峡谷深处,终于找到了辽河源头——第一缕泉水流淌出的地方。峡谷坡度大,树木丛生,无路可走,沙子又滑,5个人几乎是坐在沙子上滑到峡谷底部的,还得时时提防被树枝扎伤。
“我们称这个地方是千里辽河的零公里,实在太远太难找,是一次探险般的经历,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找到源头时,我们都欢笑起来。”回忆当时找到源头时的情景,周灿等人兴奋又激动,“我们说,营口是大辽河之尾,它在营口汇入滔滔渤海。而今天,营口人终于找到母亲河的源头,站在母亲出生的这片土地上,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这是一次大河首尾的亲切握手!”
“地下水甘甜,非常好喝,没有沉淀物,‘敖包’成为辽河源头的物证。这里风景美丽,被称为‘北京后花园’摄影团的旅游项目。”忆当时,杨国祥、李熙威回味无穷。他们用无人机、摄像机拍摄了大量资料。
刘文远是土生土长的营口人,从小在辽河边长大,他也是这个漂流团队中辽河情结浓郁的一位:“辽河承载着我童年、青年最深的记忆,芦苇、骚夹子,黄叶菜……困难时期,黄叶菜拌玉米面烙饼子吃,都是香甜的味道。”
30年前 曾骑自行车追根寻源
“辽河有三个源头,一是西拉沐沦河(最远的),发源在内蒙赤峰境内的克什克腾旗的西拉木伦大峡谷里。二是老哈河的源头(也称辽河正源),在河北省平泉市境内的七老图大山上。这两条河汇流后称为西辽河。”周灿和刘文远告诉记者,“另外在吉林省辽源市附近山谷里叫辽河掌的村子也有一个泉眼,是东辽河源头。西辽河与东辽河最后在辽宁境内汇流,就成了辽河。”
他俩还告诉记者,30年前,他们曾经骑着“二八加重自行车”,实地考察过辽河源头。
1990年6月1日—29日,我市艺术家辽河考察团出征。20多人坐火车来到承德后,换上自行车,翻山越岭到达西拉木伦河及河北省平泉市,又从吉林省辽源市一路途经沈阳、鞍山,返回营口。他们每天骑行约100公里,了解辽河两岸风土人情,观赏那达慕草原体育盛会,途中开展写生、画画、摄影等活动,沿河风光尽收眼底。在平泉市,他们立了一块大石头,上书“辽河源头”。
“这块石头是我们从当地百姓手里买的,上面的‘辽河源头’4个大字是原西市区文化馆馆长刘宇亭写的。他原本写的是繁体,但因为石匠刻‘辽’的繁体字时感觉笔划太多,老是不敢下手,没办法,我只能爬上梯子,补了个简体的‘辽’字。现在这块石头成了宝贝,谁来到这里考察游玩都会在石头前照相,是国家级辽河源森林公园的保护景点。”周灿一边回忆,一边让记者观看当时他拍下的这张珍贵的照片。
“30年前,这里的生态环境更好,源头乌语花香,林木繁茂,泉水淙淙。现在大不如从前,枯木多了,生态因过度放牧受到破坏。据说国家正在采取措施,逐渐恢复生态。”周灿、刘文远30年后故地重游,颇有感触。
计划今年继续漂流 欢迎有识之士加入
辽河是颇具中国文化渊源的一条河。8000年前,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红山文化在辽河边诞生。辽河千万年来从营口入海,营口这片土地就是由辽河的泥沙沉积而成。“作为从小喝辽河水长大的营口儿女,应当饮水思源,关心母亲河生态环保。我们漂流辽河,就是要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号召,弘扬中华民族面对风险敢于斗智斗勇的精神。”周灿说。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计划今年继续漂流。9月初到10月中旬是最佳时间,天气不太热,景色也漂亮,主题仍是展示辽河长子爱国爱家爱辽河的时代风采,倡导生态文明,反映辽河两岸的时代风貌,活动规模根据报名情况和参与人数决定。希望更多的家乡人支持参与这项活动。”周灿表示,欢迎有识之士加入漂流队伍,共同为宣传营口文化、展示家乡发展做贡献。
从辽河源头漂流而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且格外壮观的画面啊!朋友,你想加入这支漂流队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