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句赏诗 桃李天下

——访74岁原学玉

2020年12月08日

天地敞胸怀,盛世筵开。把秦皇汉武邀来。结伴东巡频赞叹,辈出英才。

时代赋新裁,亿众安排。人间美景胜瑶台。山海多情齐踊跃,喜泪盈腮。

5月14日早晨,74岁的市三为老年大学义务讲师原学玉回忆起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即兴创作了一首同名之作,以表对这篇千古杰作的仰慕之情。完成创作,白发苍苍的他欣然走出家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了全天授课模式。

这是他在该校从事义务授课的第3个年头,也是他退休之后众多义务授课地点的其中一站。

醉心文学的“赋诗者”

原学玉自幼喜好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赋、散文、小说,这些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被他视为最值得学习和珍视的精神财富。他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分析每个诗句的深刻含义,欣赏每名作者的创作过程,体会每部作品的蕴含意境。“古人撰写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认真品味每部作品的一字一句。”原学玉语重心长地说。

自从与中国古典文学结缘,原学玉的心中便时常涌动创作激情——早晨起来有感而发,赋诗一首;晚上睡前灵光一闪,吟诵一句。在他看来,偶尔的文思泉涌,给自己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阅读是在帮助自己积累知识,创作是看自己学习的成果如何。”挥笔至今,他已经记不起具体创作出了多少首诗词,只觉得自己与诗词的缘分日渐深厚。

钟情诗词创作的原学玉,1990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专心创作诗词;1996年被评为营口旧体诗坛十家之一;2014年被评为营口二十佳老年杰出诗人。他创作的诗词,获得国内诗词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能够以诗会友,想必是人生一件乐事。”他欣然道。

努力必有收获。他先后担任《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理事兼学术研究部主任,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辽河诗词》主编,长春市老年大学诗词班、长春市南湖诗社诗词班授课讲师等。他是《于天墀诗集》(1996年出版)主编之一,《营口百家千诗集》副主编,著有《石韵轩诗稿》《诗坛絮语》。

义务讲课的“教书匠”

原学玉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天生的教书匠”,上苍赐予他灵活的教学思维和巧妙的沟通技能。他希望能够将这些“天赐技能”,义务奉献给社会大众。

2014年10月,原学玉被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大学聘为中文系诗文欣赏与写作班授课讲师,义务为老年学员传授中国古典文学知识。

每次授课,原学玉都要经历一次奔波——先搭乘公交车到客运站,再乘坐营口到鲅鱼圈的客车,最后换乘公交车抵达开发区老年大学,往返车程需要近3个小时。对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而言,如此奔波无疑是给身体增加负担。然而,原学玉坚持6年至今,从没迟到过。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身体状况还不错,这种程度的折腾不算什么,“能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需要的人,这是退休之后的一种乐趣,也是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我现在各方面的状态都挺好,所以,我要把这份精神财富送到更多的地方去。”

2017年,原学玉被市三为老年大学聘请,担任诗文欣赏与写作班授课讲师。他思维敏捷、能写善画、长于吟诵,上课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让学员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微之美。“我上课从来不带教案,因为这些知识我早已烂熟于心。我在课上跟学员们沟通交流,用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大家。”说着,原学玉语气悠扬地唱起一首古诗,嗓音洪亮,咬字清晰,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营造出一种瑰丽玄妙的教学意境。“我的课堂强调师生互动性,学员可以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与学员坐在一起认真倾听。学员就是老师,老师也是学员。”

原学玉的课堂气氛活跃,充满学术研讨氛围。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似溪水潺湲,跌宕起伏。

融会贯通的“宣讲员”

原学玉性格开朗、知识渊博、涉猎广泛——数学、英文、物理、社会等学科,他均有所了解。值得称道的是,他善于把诗词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让学员们在不自觉中汲取更多养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为老年大学一名学员曾在《我们最敬佩的人——原老师》一文中写道:“原老师讲课有高超的艺术:总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引用名人诗句、语录时,总是出口成章,倒背如流,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学员们常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以表示对老师讲课的认可和赞赏。”

今年2至6月,原学玉通过“线上课堂”,讲授《毛泽东诗词赏析》,教学课程共计35节。他把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员们深刻了解那段难忘的历史和创作背景。这一教学系列讲座被各大教育平台传播到全国各地,受到众多学员的高度认可,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

原学玉的义务奉献没有止步于老年大学,他还义务讲党课、宣讲时事政治、宣讲习总书记治国理政要旨。今年9月,原学玉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二届“雷锋文化 营口有礼”礼德榜样——“最佳宣讲员”称号。

40余年从教经历,20余年诗词教学经验,原学玉桃李满天下。听他讲课的学员遍布湖南、湖北、重庆、长春等省市。他把诗词教学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的真谛。

临别时,原学玉赋诗一首,表达近期感想:

无忧无虑亦无愁,

惬意无过晚景悠。

找我乐儿小把戏,

过家玩也大孩头。

陪聊破例薪酬免,

授课何妨汗水流。

草野人生归淡默,

三餐一梦乐逍游。

本报记者 王瑞晗

本文图片由原学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