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文学巡礼

之鲅鱼圈篇(五)

2020年12月08日

海的韵事及其他

阿亚

海谙人意。

凡是想看海的人,当你还远在海的数里之外,海便早已通过风将自己的名片传递给了你。那是一丝丝的咸味和淡淡的腥味,是海对你发出的邀请。

你便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海,嗅到了海。那丝丝的咸味和淡淡的腥味,闻起来既不使人生厌,又不令人作呕,竟是那么恰到好处,直让你想着那些鱼虾蟹贝,心脾便沁满了海鲜诱人的美味,也让你不断地感受着海的质朴和坦诚。

沿海地区多雾,海也因此平添了些许的神秘。

海有多宽?海有多远?海有多蓝?……即便你身在其中,恐也难以感受到这一切,只会看到海天一色,浑然一体,灰蒙蒙,茫无际涯。

而此时,你最好静下心气来听海,听海潮翻涌澎湃的“隆隆”之声,听海涛撞击礁岸的“轰轰”之声,听海浪嬉戏沙滩的“哗哗”之声……

你听懂什么了吗?是的,这奔放的、壮烈的、欢快的声音,真的可以穿越你的思想,震撼你的心灵!你便不能不承认,海,也有生命和情感。

看海,则是一种心境。只是这种心境,在你看到海的那一瞬,便已同每一个看海人的心境一起,尽为海而统一了。

站在滩头,或走进海中,放眼望去,但见波涛此起彼伏,前赴后继;层层叠叠,愈远愈高,直牵着你的目光仰向天际。一潮蔚蓝的海水,宛自长空而下,涌向你的身,置你于海天之间,令你霎时觉得自己的高大和心力的倍增。

倘若走上山岗,临风远眺,你还会发现海的另番气象——波光滟滟,坦平如镜;上下天光,无边无垠。阵阵海风袭来,呼吸间,你便感到心胸的壮阔和精神的振奋。

于是,一种冲动油然升起——感受海,走进海,融入海,让心灵去解读那份质朴、坦诚和辽阔。

海,总是敞开着胸怀,接受着不同的你我,接受着万物。面对海,一切都是平等的。而感受着海,你能诠释海的伟大的内涵吗?

感受海,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感受着海所创造出的生命。

而人,便是那个生命链中的精品、极品,因为太高级了,其它的一切生命便永远地不通人性,成了人的另类的没有思想的生物群体。

所以,唯有海谙人意。

所以,人性似海。

渔人,则更像海的近亲。

这不仅仅是开门见海,抬脚到海,嘴不离海的与海的一种亲近。渔人身上所能体现的一些个性或性格,似乎更能给人以唯海所拥有的某种永恒的印记。

渔人与生俱有的粗犷和奔放,从他们对你的第一声招呼中,就让你立即感受到心头一阵如潮的涌动。“谁?你的朋友?哈哈,你的朋友不就是我的朋友么,还客气什么!”于是,你所期待的心愿,便在那些从不掩饰和修饰的“寡话”中得到满足。而面对他们,你永远不必担心会受到伤害,你甚至会小心避免着伤害到他们。

渔人与生俱有的热情与豪爽,在你与他们结识为朋友的双手相握间,就让你的感知如全身被淹没了一般,沉甸甸,需憋足一口气,然后重重呼出,瞬间就畅快了许多。“哈哈,朋友,好!好!走,咱们喝酒去。遇见了就是缘,咱有缘就是朋友。哈哈……”

于是,在斟满美酒的大碗或大杯交替举起,在一碗碗或一杯杯的烈香流进喉咙的时候,你的情感也开始醉了……

渔人的生活尽管也在不断地被时代进化着,正如眼前这座新型港城的时尚。但海给渔人塑造的那种人性,却永远不会使他们从海的理念中分离出去。真的,只要他们一张口,你便能闻出渔人那种人性的味道来。

“朋友,没事的时候尽管来”,渔人说。

在归家的路上,你还能清醒地记住这些渔人朋友和渔人朋友说过的这些话吗?

世界本无永恒,也就有了变迁的历史。

偌大的海事,便在风与浪的纵横中被网格成一块块过往。

而我们,则在远离海的日子,有了很多相关海的记忆与联想的散页。

譬如阳光,沙滩,海浪;譬如夕照,渔火,笙歌……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片段,每每翻阅,总能给你以浓墨重彩的打动——云雾蒸腾,于海天之间的缭绕中,一座城池与山海林泉便相拥而起了。港湾喧嚣鼎沸,灯火辉煌下,俨然一派口岸繁荣的壮观气象……

事实上,这已不再是幻象了。

所以,我便想起了你,朋友,我希望再陪你感受一次这片海、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

这里的海岸变了,生活变了,但海的味道没变。

这里的人身份变了,但心没变,感情没变。

沧桑,不尽是粗糙的写照,更多的是潇洒的风度。

在这里,最大的变革是社会的变革,而最可贵的变化便是人的变化。

的确,如果没有经历开发的过程,我想,我曾光着的脚丫,一定还在趟着泥泞的愚昧,踩着硌人的贫穷。正是这群人,在最生动的季节策划并创造出了一个年轻的城市。他们,的确是一群了不起的人,虽然平凡卑微,如一粒粒海沙,甚至很容易被忽略,却是聚成这座城市的伟大元素。

这绝不是出于我的因爱故生美,朋友,你是重实际的人,你若亲临这片海,一定会找到那些散失的记忆在今天的真相。

朋友,来走走吧。然后,你便会发现,你的脚印会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与岁月的痕迹相重合。在这些或深或浅的足迹里,你也一定会感动着我们与岁月共同刻画出的生活容颜,还有我们与这方水土相濡以沫的浅浅微笑。

归根结底,在这里,春天才是春天,爱情才是爱情,活着才是活着!

鲅鱼圈,这一片海,我爱

徐丽娟

特别喜欢秋天,因为在鲅鱼圈这座小城,这个季节,天高云淡,温度适宜,瓜果丰饶,鱼蟹肥美。

进入秋天,大部分果子都成熟了。苹果、桃子、梨、李子、樱桃、红枣……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像一个个小灯笼,挨挨挤挤,挂满了枝头,饱满圆润,散发着甜蜜的香味,刺激着你的味蕾。你随意走进路边的果园,就可以开启自己的采摘之旅。

特别是葡萄,紫色的、绿色的、红色的一串串沉甸甸地挂在葡萄架上。随手摘下一粒,放到嘴里,轻轻一咬,汁液横流!汲取了一个夏天的阳光和雨露,甜得齁死人!你尽管坐在树下吃个够!吃不了打包带走,冰箱冷藏储存可以吃到年后!也可以酿酒,无需放糖,自然发酵就是一杯甘咧的琼浆。

小时候,我们的教科书里有一篇文章,叫《吐鲁番的葡萄》,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吐鲁番,我一定要坐葡萄架下,一口气,把葡萄吃够,那样,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而现在,在鲅鱼圈,瓜果梨枣随处可见,忽然发现,幸福已然唾手可得了!

最让人兴奋的是九月一日开海。一艘艘大船小船鸣着汽笛、欢快地、浩浩荡荡向海洋进发。如果有时间,跟游船或捕鱼船一起出海,一网下去,鱼虾蟹螺贝都有了,船上支起大锅,等水烧沸,把洗净的海货一股脑投进锅里,只一会儿,海鲜的鲜味就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哪里需要装盆,大锅屉子直接上桌,让你一次吃个够!

靠海而居,最爱吃的还是鱼虾蟹,而且,怎么吃都吃不够。无论清蒸辣炒还是腌制,都无比喜欢。几天不吃,就会感觉生活缺了点什么。

每次看到饭桌上有海鲜,无论红的蟹子,粉的虾爬子,白嫩的大头宝和凤板鱼,还是海螺,花蚬子,蛏子,都能够让我眼前一亮,并瞬间喜悦。

今年发现个好地方,以山海广场观景台为界,退潮时,右边海滩的沙子里是蚬子,左边海滩是蛏子。小桶,耙子,锅屉,简单的赶海工具,一个小时,就可以挖到小半桶,清水下锅,那个鲜美呀!

我在海边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未赶过海,因为在景区内买了海景房,跟邻居们赶了一次海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两个字:上瘾!忽然感悟,之前没有赶海的那二十多年,在海边,白呆了!

赶海的快乐不仅仅是可以吃到自己亲自挖到的蚬子、蛏子、牡蛎……还有你站在退潮的沙滩上,随处都可以挖,整个大海都是你的,只要来,大海从不让你失望,每次都收获满满并有意外的惊喜!

这里有鲅鱼圈的纯海景房,向海而建,落地大窗、大露台、直面大海、下楼就是沙滩!可以躺在床上看潮起潮落,看观景台,看鲅鱼公主!还有最重点的,看海上落日!

营口,是中国唯一可以看到海上日落的地级市。你可能见多了海上日出,而海上日落绝对少见!特别是在鲅鱼圈的海边,或者海景房里,你就眼看着一轮红彤彤的大太阳一点一点掉进海里。瞬间,天空和海面霞光一片,无比震撼。

到鲅鱼圈,除了洗海澡,坐游船,钓鱼,吃海鲜,吃瓜果梨枣,还能泡温泉!无论别墅还是民宿,打开笼头,温泉水汨汨而出。置身其中,四肢舒展开来,那叫一个舒服!鲅鱼圈的温泉大致分两种:靠近虹溪谷的是钠温泉,靠近熊岳的则是硫磺温泉,无论钠温泉还是硫磺温泉,都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杀菌美白的作用。

山海广场景区内的大白鲸海洋馆,已封顶开始内部装修,魔法温泉公园已经营业。通往观景台的路已拆除建桥,广场里车来车往,智慧沙滩如火如荼建设中。

烦恼的时候,就来看看海,站在楼上的阳台上,一望千里。视野一开阔,心胸仿佛也一下子打开了,连呼吸都平稳顺畅香甜。

生活在海边、那些海的种种已经融入了生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生活习惯喜好,口音里浓重的海蛎子味。以至于去其他地方吃海鲜、河鱼总觉得有土腥味,总是想家。只有本海的,才能满足我偏执的味蕾。

于是决定,守着这一片海,守着这一片我热恋的土地,荒度余生,如果有你,安暖相陪,那,该有多好!

鲅鱼圈,这一片海,我爱!

弯腰是为了更好地扎根

林之秋

车子行驶在桓盖线上,路旁的树木不停地倒退,转眼间便驶出了村落。朴实的老汉还在眼前,想着他对果树以及自己的态度,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农村老汉才是真正的智者!

在城市里奔波劳碌的我们,借着假期来一趟心灵之旅。此行的目的地是在百公里开外的石门水库。到达这里,已近晌午。放眼望去,山清水绿,好不惬意。在石门水库的下游找一处空旷的林间,大家齐动手,支起炉灶,拿出准备好的食材,开火烹调。

遇见老汉时,我们正在研究剩下的柴火够不够剩余食材的烹饪。老汉从不远处慢慢地走来,高大的个子迎着夏季正午的太阳,影子被拉得老长。听到我们的对话,他抬起头大声说:“柴火不够,我家里有。”然后伸出手指向不远处的农家院落。于是“掌勺”师傅安心地烹调食物,剩下的几个“闲人”和老汉唠起了家常。

我对于石门水库的记忆停留在童年六、七岁时,父亲常给我讲起修水库的那段时光,至今谈起,父亲还是津津乐道。

问起老汉那段时光,他没有立即说话,瘦瘦的面庞略显凝重,安静地摸出随身携带的旱烟袋,拿出一张卷烟纸,放上烟丝,卷起,用手粘上点唾液,糊住封口,另一侧用手拧了几下,再撕掉多余的纸边,“啪”地一声用打火机点燃,嘴巴用力地吮吸着封口处,烟卷瞬间亮起来,浓浓的烟草味道飘过了五十年的光阴从久远中走来。

当年修建水库,这里地广人稀,家家户户生活困难,一年到头也没吃上几顿饱饭,听说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人们沸腾了,四面八方支援的人一下子涌来。在这一年里,激情浓得像化不开的黄澄澄的蜂蜜,抵御着时不时袭来的饥饿。

老汉的工作突出,小队领导把他派到县城学技术,和他同去的还有几个年轻人。他们学知识学技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回乡的日子到了,有两个年轻人贪恋城里安逸生活,想方设法地留在城里,而他毅然决然地回来。他知道:“苦难都是暂时的,生活哪能天天都美好?忍忍就过去了。”有的人说他傻,有机会留在城里,偏偏回来做个乡巴佬!他狠狠地吸了最后一口旱烟:“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老也要老在农村。”说完扔掉手里的烟蒂,整理了烟袋,带我们参观他的小院。

院子里就是一个微型的果园,枝叶繁茂的梨树,花期未尽的枣树,硕果累累的桃树,碧绿的是叶,皎白的是花,绛红色是果,我们在花香果香树香的世界里深深沉醉!老汉走到一棵桃树下,摘下了几枚鲜红的桃子,用旁边的井水清洗干净,递给我们。刚入口,我们便觉得甘甜适口,在一番夸赞中,老汉不免有些自豪:“这是我嫁接成功的矮化桃”。大家都愕然,这可不是一般的老农民!细细观察他院子里的树,你会发现,大多数的树木都长得不高,就譬如墙边的苹果树,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枝条,每个枝条上都用绳子绑着一块沉甸甸石头,压得树枝抬不起头。我们纷纷猜测石头的作用,离奇的想法逗得老汉哈哈大笑:“你们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这么做就是为了不让它长高,这样能更好的扎根结果!”爽朗的笑声在树林间荡漾着,如风般吹拂过心间,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本来有机会留在城里的老汉实实在在地扎根于乡土,有苦吃苦,有难度难,这是父辈人的朴实,他们也有青春的岁月,也有万丈的激情,年少的他们却没有现在年轻人的浮躁,无怨无悔地扎根在了乡土中,于是岁月有了古铜色的光泽。

我们浮躁的心里,顿时有了一枚光亮的镜子,照出当下的自己,眼高于顶,心垢难拭。感恩这次心灵之旅,总说青山绿水涤心尘,不如说心尘还需心来拭,把心擦亮,怎会有尘?

“弯腰是为了更好地扎根”,老汉的果树如此,老汉如此,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心愿(外二首)

叶子

与生俱来的母爱

泛滥成河

母亲,我爱您

也深深理解感恩您

一直有个小小心愿

母亲,多想您把对子女的爱

收回一点。给父亲——

有趣的灵魂

一场雨过后

蜗牛集体出来,散步

打扫院子的时候

它与我会心一笑

继而缓缓前行

其实,不管吃饭睡觉

读书,修行

亦或辛苦劳作

若能如蜗牛散步一般

享受其中乐趣

此一天,便是没有虚度

我想有个菜园

我想开垦一片菜园

豆角、黄瓜、辣椒,茄子

西红柿。一样都不能少

留一块地

种些香瓜

很香很甜的那种

待到瓜熟蒂落

亲手,捧到母亲面前

看着母亲一口一口

慢慢的。咀嚼幸福……

赏雨

周玉玲

一个平常的星期天,做完家务,躺在床上休息,透过明净的窗户仰望天空,外面下起了小雨,已多日没下雨了,一看见雨,心中顿生起几分欣喜。平时忙得不能静下心观雨,今日难得这么清闲赏雨,我喜欢瓢泼大雨,大雨让人觉得痛快,但我更青睐小雨,小雨给人一种缠绵和惬意。

从前看雨是站着看雨,视野和雨是垂直的,只能感受到雨的急与缓;今日赏雨,是躺着看,视野和雨是平行的,平行看雨能看出雨线的疏与密。放眼窗外,无数条平行的雨线有一种动态美,令我目不暇接。这条条银色的雨线,仿佛是纺车上根根纺线,不停地在纺车上穿梭着,编织着生活之美。雨线的一端来自茫茫天界,雨线的另一端连着地,当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俯视地面,发现雨与地上的积水接触的瞬间画出了无数个小小的圆圈,水圈由小变大,而这些小水圈交错成三环、五环的合影,漂亮极了。雨线之美同样是天之倾诉,是上天对大地上善若水的爱护,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多情的雨滋润万物生灵,草儿在雨水灌溉下生命更旺盛;树木在雨水的问候中变得更加舒展、挺拔、向上;花儿在雨水的亲吻下变得更加艳丽夺目;雨打芭蕉打出雨与芭蕉的情愫;远山在雨水中变得更加清秀、亲近;城市在雨水中变得更加洁净,像是一个刚刚洗过澡的孩子,静静地坐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啊!不知是大自然的神奇,还是我的灵性,让我这般迷恋着雨,也不知是我读懂了雨,还是雨为我营造这般赏雨的心境。心仿佛在雨中涤荡,心在雨中净化,心变得更加纯洁、宁静, 情在雨中漫步,情凝成了爱,爱世间万物,爱人间之美好;品着品着,看着看着,顷刻间,仿佛雨把天和地连在一起并融入胸怀,天地万物纳入心中,宇宙变小了,心变大了,心路如天地般宽广、明亮。

我想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今日赏雨之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