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
王 辉
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郑屯村西2里有座伴仙山。此山还有两个名字:鹤羊寺山、朝阳寺山。
相传,山上镇海寺里有个和尚,把陪伴小牛倌上山放牛的人参娃娃给煮了,却被小牛倌吃了。之后,小牛倌变成仙鹤飞走,和尚喝了汤变成黑山羊被杀掉。一天之内,镇海寺里连续飞出一只仙鹤、跑出一只山羊,寺名被改作鹤羊寺,这座山也就此名为鹤羊寺山。山下北侧是大清河的入海口,站在海拔200多米的伴仙山上,晴天可北望营口,南眺仙人岛,西瞻浩瀚渤海,东瞰盖州古城。
《盛京通志》记载说:“明天顺年间,有一个黄花道人居此修炼,数年后,俗传乘鹤仙去。”另有《盖平县志》记载:“伴仙山在城西南二十里,转山子西北,又名朝阳寺山,半巅有寺曰鹤羊寺。”鹤羊寺原名镇海寺,乃渔民为保佑出海安全而兴建。现在,这里仍有盖州地区最大的渔港——光辉渔港。
在鹤羊寺山顶及西坡平缓地带,有一处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那时的营口先民便在这里生活,依靠狩猎、捕鱼、种植,来生存和繁衍后代。
鹤羊寺山山城是高句丽时期修建在山上的军事设施,依山脊设险,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城墙。现存的城址座落于该山东南山坡及山沟中,平面略呈方形,面积约12万多平方米,城有3门,外有瓮城遗迹。
主峰上,有一座明代军事报警用的烽火台——郑屯烽火台,用大型花岗岩石条砌筑,白灰勾缝,台内填土。此烽火台为上敛式,现存顶部的西边长7.1米,其余3面已坍塌,这座烽火台与团山的西崴子烽火台、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等遥相呼应,是明代海防的一个重要军事设施。
鹤羊寺原殿建在石砌台阶上,左建钟楼,右置鼓楼,正殿面阔3间,有12级台阶通其上,西下院是僧房,对面还有3间配殿。盖州文人于天墀作诗《鹤阳寺即景》:
断崖高挂寺门偏,
榜作华阳小洞天。
夜静潮声生枕畔,
雨余山色落窗前。
上方楼阁全疑画,
下界村墟半似烟。
只此便堪称度世,
更从何处觅神仙。
从中能佐证伴仙山的美妙景致。
这里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北海。踏浪平整细腻的海滩上,远处的人星星点点,更远处的船如蚂蚁般隐约可见,站在这里眺望大海,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海天一色的美妙。北海龙宫的岩石被海水雕刻成各种形状,这些独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18亿年之久,百余处主要岩石景观,均集中分布在当地百姓俗称的“龙宫一条街”上,可以欣赏到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台、海蚀柱、海蚀桥等多种形状的海蚀地貌。
(作者系营口市历史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