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4日
沙盘局部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生命之初,孩子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有样学样”,妈妈与爸爸的相处模式,语言习惯也是孩子们模仿学习的一部分。
然而,有些孩子来到世界上,最先听到的难听伤人的话,往往都是出自父母之口。
“你爸爸真没出息!”
“你爸就知道出去喝酒,家里什么都不管!”
“你看哪个男的像你爸这个德行?”
夫妻之间,有了矛盾之后,有些人确实没有力量自己解决亲密关系上的问题,心里有情绪,忍不住在孩子面前抱怨,说另一方的坏话,离间他们的亲子关系。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内心是什么感受?
我们来看一张沙盘照片(咨询师部分还原)
9岁的小贝(化名),最近她的妈妈和爸爸又吵架了,妈妈对她说了很多爸爸的缺点,尤其是爸爸经常晚回家,把所有的家务活都丢给妈妈做,妈妈狠狠地数落爸爸不负责……小贝也不知自己怎么了,就是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妈妈因为她的学习,似乎变得更伤心了。小贝无法用语言表达她的感受,但是在她的沙盘中,摆放了一位男性,它指挥着自己的“小兵们”埋下了两个“陷阱”,这两个陷阱是用来抓女孩子的,抓回去的女孩子们就被关起来,每天都要干很多活儿……
咨询师在这幅沙盘作品中,感受到了敌对,捆绑,分裂,不尊重。
通常夫妻双方有一方不停抱怨另一方时,对孩子内心的影响大致有两个方面:
1、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与尊重
在小贝的沙盘中,男性为女性设下的都是“陷阱”,女性如果掉入陷阱就会被五花大绑,牢牢捆住。父母对另一半的评价,是好是坏,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特别是小孩子,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不能分辨对错,他们都是根据身边最亲的人,来确定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和立场。在小贝的内心中,已经开始对男性不信任,在小贝的感受里,男性对女性也不够尊重(捆绑)。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下班回家,记得一定先拥抱你的先生,再去拥抱你的孩子。
这个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看到母亲对父亲的爱和尊重。
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都不尊重爸爸,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也照着学。
2、分裂了孩子的心
当一个家庭里,充斥着相互诋毁的话语,不管谁赢了,最后输的都是孩子。看着两个至亲至爱的人相互攻击,还要在他们之间做选择,孩子的心,早就已经分裂了。
孩子怎么看待父母,应该交给孩子去判断,何必把无辜的孩子拉入夫妻之间的战火,让他敌视另外一方?
夫妻之间,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破坏另一方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的认知不该在偏见里建立起来。心理治疗师林颖说:“家庭对孩子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真的完整,而是父亲母亲各自的功能是否良好,这包括共同爱孩子的能力,维护双方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以及爸爸妈妈对彼此尊重的态度。”
仅以小贝的故事,其实也是作者的故事,呼吁每一位为人父母的人,彼此尊重,互相合作,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
心理咨询师 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