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大事记

1945年

2021年03月29日





4月16日 张霖、边江奉命回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营口支部的工作由卜昭敏负责。

6月1日 因国民党营口地下组织被破坏,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营口支部负责人卜昭敏紧急通知地下党员,暂时停止一切活动。

7月17日 日伪当局要求营口第一国民高等学校学生去“勤劳俸仕”(奴役性劳动)。三年级学生到营口纺织厂,四年级学生到海城县外皮子挖沟。中共地下党员卜昭敏与于济民、房仁民等秘密碰头,鼓励同学们消极怠工、罢工、逃跑。

8月25日 苏联红军进驻营口,司令部设在“青林馆”(今站前区站前街),司令官鲍洛卓夫。苏军进驻后,开始维持治安秩序,派兵把守工厂和重要物资仓库。

8月28日 苏军少将爱克罗夫视察营口时发现一部分日本军人组织暴动的企图后,命令营口的全部日本人在3小时内撤离营口,否则格杀勿论。午后,绝大多数日本人撤往大石桥。

△ 苏军司令部接收营口卷烟厂。

9月12日 夏仲民(原伪军驻营口第一工兵营材料连连长)、张德余(伪工兵少尉)想组建队伍,去沈阳了解情况。14日,夏、张到驻小河沿的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司令部,见到副政委唐凯。他们向唐凯反映国民党在营口活动的情况,表示想在营口组建队伍的意图。唐凯留他们在军分区学习3天,并交给每人一个八路军袖标,让他们回营口把队伍组织起来,为八路军扩军。

9月18日 夏仲民、张德余回到营口后,开始为八路军扩充武装力量。他们将原维持会的通惠区自卫团孙宝璋中队的人换上了八路军的臂章,绥定区张秋农的自卫团中队也被改编为八路军。并准备搭成3个营即1个团的架子。唐凯任命夏仲民为团长,张德余为参谋长。

9月中旬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营口支部以宝和堂药店为据点进行第一次集会,议定由卜昭敏和马洪权去沈阳,与上级党组织接关系。

9月20日 马洪权通过东北局工作人员徐达(女,又名张建华),见到了彭真、陈云、伍修权和韩光等领导,汇报了营口地下党支部的有关情况和营口的政治形势。彭真责成韩光、李运昌、朱其文3人专门研究营口市工作,决定:成立中共营口市工作委员会,卜昭敏任书记。行政上成立冀热辽区行署营口市行政特派员办事处,卜昭敏为特派员。

9月23日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派李成华、古立川(陈春林)等人从沈阳带领一个排的武装到达营口后,与夏仲民的武装合并组成冀热辽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李成华任团长,高永久任政委,夏仲民任副团长,张德余任参谋长。团部设在瑞昌成大楼(今西市区渡口里67号)。

9月25日 中共营口市工作委员会、冀热辽区行署营口市特派员办事处成立,在原三井洋行(今西市区正大里)办公,后迁至原正金银行营口支店。卜昭敏任工委书记,马洪权任委员兼保安副司令。

9月28日 中央军委作出争夺东北的战略方针与具体部署。预定部署意见是:万毅部5000人及吕、于等在庄河地区新发展之3000人,应背靠鸭绿江,以宽甸、桓仁、通化、辑安为后方,分散布置于营口、浑河及沈阳永吉铁路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及辽宁省南部海岸……李运昌入辽宁之五个团及曾克林部,背靠热河,以朝阳、阜新、建平、凌源为后方,迅速发展浑河、营口以西沿海各县及锦州13县以及黑山、彰武、康平、西丰、东丰地区……

9月下旬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在汤池、黄土岭、高坎、田庄台、二界沟等地扩军。到10月末,队伍由不到1000人扩大到1943人。

10月初 辽东人民自卫军一支队,进入营口境内,在中、东、西部驻防。

10月10日 营口地方治安维持会在原市公署前广场(今辽河广场),召开有全市各界代表和群众参加的万人庆祝“双十节”大会,由维持会委员长兼市长王殿忠主持。国民党代表虞积寿讲话,鼓吹国民党、蒋介石是“正统”,抗战有功。卜昭敏代表共产党讲话,驳斥国民党抗战有功论,宣讲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取得胜利的事实。通过卜昭敏的宣传,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

10月中旬 卜昭敏等人在特派员办事处宴请苏军司令官,卜提出要枪等要求。苏军司令官给卜写了批条,指示看守军火的苏军给特派员办事处一批武器弹药。七十二团二营营长马广荣前往苏军司令部,拉回7车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弹药,不仅武装了七十二团,还有部分剩余。

10月19日 中共中央给东北局发出《关于目前工作的方针》的指示电:“国民党已知我军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击退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

10月20日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接收营口市敌伪政权。王殿忠暗地鼓动士绅到特派员办事处请愿,保举张富海任警察局长,被拒绝。

△ 下午,中共营口市工委通过七十二团通知维持会,召集各界首脑到七十二团驻地瑞昌成开会。会上卜昭敏宣布,解散维持会,接收营口一切权力机构,成立营口市民主政府。

△ 15时,卜绍敏率汪明到伪市公署,向维持会长兼市长的王殿忠宣布接收市公署,并令王殿忠从即日起离开市公署。同时,保安副司令马洪权、郑桂五、郑连清3人率七十二团一个连包围警察局,宣布接收警察局,成立营口市公安局。

△ 营口市民主政府成立,撤销冀热辽区行署营口市行政特派员办事处。营口市第一次解放。

△ 市民主政府派吕品、刘方接管营口广播电台后开始播音。11月初,马成德从延安到营口,任代理副市长、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部长兼任电台台长。

10月2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辽宁、安东两省工作的指示》,提出国民党正急于派部队及党政人员到东北接收。共产党的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一线,迅速接收各级政权,守住东北的大门,然后掌握全东北。

△ 东北人民自治军四纵队十师二十五团一营奉命歼灭盘踞万福地区残匪,在苇塘村围剿敌匪部,全歼敌人,解放万福。战斗中排长孙振海、战士王树清等15人壮烈牺牲。

10月下旬 张霖从晋察冀分局回到营口,任营口市民主政府第一任市长。同时接替卜昭敏工委书记职务。

△ 根据中共中央10月10日命令,山东胶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吴克华、政治部主任彭嘉庆率领第六师和第五师2个团8000余人到达营口地区。

△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到营口,向七十二团连以上干部讲话。

△ 辽东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在支队长(师长)杜光华、政委李冠元率领下进驻营口市区。

是月 肖华在凤凰城召开部队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东北局指示,宣布成立东满人民自治军司令部,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并决定以一部分兵力控制营口至安东一线沿海海岸,防止国民党军登陆。

△ 中共胶东区委考虑到营口水陆交通便利,决定在营口组建联络点,开展党的活动。中共胶东区委社会部部长邹大鹏派家住营口的李涛(女)到营口,负责建立联络点。联络点设在位于营口纺纱厂附近(今站前区建设街)的李涛家中。

11月3日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和美国第七舰队代理司令巴贝中将偕中美参谋人员及译员,乘满载国民党军的美舰“脱罗尔”号,从秦皇岛抵辽河口,派员上岸与苏联驻军及中共方面商谈登陆事宜。经辽东人民自卫军政委李冠元和苏军驻营口司令官共同商议,决定由营口民主政府市长张霖和七十二团团长李成华、一支队三团政治处主任李旭共同与美蒋人员谈判,登陆要求遭严辞拒绝。美舰被迫离开营口。

11月5日 美国派两名校官,偕国民党总参议,乘美舰第二次到辽河口,其接收营口的要求再次遭到驻营口苏军和市民主政府拒绝。翌日,美舰驶离时,向西炮台方向发射数百发炮弹,苏军和辽东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冀热辽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等部当即予以还击。

△ 潜伏在营口的国民党地下组织成员见国民党军舰来营,认为时机已到,暗中进行撒传单、贴标语等反动活动。冀热辽军分区七十二团战士当场抓获十余名国民党员。

△ 中共中央从各解放区派往东北的干部陆续到达各地。薛明、郭卫人(郭伟人)带领十多名干部到营口,是日,成立中共营口市委员会。薛明任中共营口市委书记,郭卫人任市委副书记。中共营口市委隶属于中共安东省工委海城中心县委领导。

△ 东北人民自治军二纵一旅十团进攻大石桥,打败大石桥地方治安维持会的保安队,成立大石桥市政府,人民自治军营长曹信任市长。12月,辽东人民自治军一支队调防,中共海城中心县委派王兴接任大石桥市市长。

月初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李克权到营口市,负责组建营口市人民保安团。

11月上旬 根据中共安东省工委的指示,成立中共海城中心县委,辖中共营口市委、盖平县委、复县县委和海城各区镇,书记陈一凡。

11月11日 中共营口市委派人接管营口纺纱厂。

△ 《营口群报》创刊,四开四版,由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是营口市第一份传播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报纸。12月改为《营口日报》。

11月13日 盖平县第一次解放,中共盖平县委、县政府成立。罗长维任第一任县长兼县委书记。

11月18日 盖平县熊岳区成立,杨运任区长。

11月中旬 中共营口市委派工人运动工作人员马健奎到营口纺纱厂发展第一批党员。

△ 东北人民自治军某部对活动在海城一带的国民党领导的营口大队进行围剿,营口大队被击溃,国民党营口市党部书记长胡述谋及《渤海民报》记者郭振鹏等被击毙。

11月22日 中共中央命令彭真、罗荣桓并林彪、李运昌、沙克、黄克诚、刘震、洪学智等:“顽(指国民党军)十三军、五十二军向锦州急进,望集中营口、沈阳主力向锦州方面协同黄(克诚)、梁(兴初)两部以全力全部或大部歼灭该顽”。

11月28日 《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撤出大城市铁路线控制乡村给东北局的指示》指出:“应以控制长春路以外中小城市、次要铁路及广大乡村为工作重心。在长春路沿线各大城市以及营口、锦州、吉林、龙江、安东等城市,则需准备被国民党军队占驻,我需作撤退准备。”

是月 中共营口市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副书记郭卫人兼组织部部长,市委委员马成德任宣传部部长。

△ 营口市职工总会成立,于尽忠任会长。

△ 市委副书记郭卫人和职工总会会长于尽忠,率领工作组进驻营口东亚烟厂,发展张振卿、汤福宝为中共党员。从此,党在营口卷烟厂的活动正式展开。

△ 营口市青年解放联合会成立,崔启明任主席。

△ 营口市各界妇女解放联合会成立,边江任主席。

△ 为了培养地方干部,营口军政学院成立,学员有中小学教师、学生、社会知识青年和新参加工作的部分干部400余人。地址在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今站前区八田地里123号原营口高中)。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长马成德分工负责学院工作。时任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负责人亲自讲课。该批干部后来绝大部分成为营口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 营口市临时参议会成立。马成德任议长,陈子诚、朱鹏任副议长。

△ 市职工总会领导职工开展反奸锄霸斗争。东亚烟厂厂长任雨春号称“南霸天”,欺压工人,奸污女工,大肆侵呑国家资财,经工人揭露批斗后,被民主政府处决。

12月22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关于各地区重新划分的决定》,确定营口市、海城县、盖平县等13个市、县直属东北局领导。

△ 营口市民主政府、市公安局在普济医院广场(今站前区向军街八字楼里)召开全市各界代表及群众3000余人参加的会议。市公安局局长鲍成吉主持会议并讲话,揭露日本人田中在营口火车站留用工作期间,组织车站工作人员向天皇遥拜、秘密组织“日本在乡军人会”阴谋暴乱的罪行。田中被当场处决。市长张霖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