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沙盘倾听孩子的“悄悄话”

2021年06月02日

本报记者 孙尚云

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游戏,孩子只需在沙盘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偶和道具,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创造出自己想演绎的场景和故事,在一旁观察的治疗师就能发现孩子情绪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疗愈,这种游戏就是沙盘游戏。金洋,就是一位沙盘游戏治疗师,她善于用沙盘倾听孩子们的“悄悄话”。

“近两年,当我提起沙盘的时候,发现知道沙盘的朋友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我想这是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的表现。”金洋介绍说,自从六年前她接触到沙盘游戏后,就深深地痴迷其中。作为幼儿教师的她,发觉沙盘游戏能够准确地窥探到孩子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告诉家长的情绪。因为,孩子在沙盘摆放的过程当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内心一种被称为“投射”的防御机制,便会无意间通过沙具来把内心的感觉和感受投射到沙盘摆放形态中去。所以,当有经验的沙盘游戏师看到这些沙具的时候,孩子内心的“悄悄话”便如跃然于纸上一般。尤其是当幼儿的语言功能未充分发育,他内心的情绪没有办法用精准的语言去描述时,沙盘游戏的优势便更加凸显。“总而言之,沙盘可以创造出一个情感的世界,让沙盘游戏师能更好地去明白这个孩子他在经历什么,他的感觉是什么,然后怎么去帮助他。”

几年来,金洋借助沙盘帮助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心理的阴霾。她谈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患有感统失调,导致视力非常差,还有触觉迟钝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他做事情很慢,慢到让父母崩溃的程度。由于妈妈并不清楚孩子的状况,时不时就会批评他,给他“贴标签”,母子关系非常的糟糕。金洋发现孩子的问题后,敏锐地察觉到孩子内心不自信,自暴自弃的情绪。金洋和妈妈经过一番沟通,让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感受他所经受的这一切后,妈妈马上就流下了眼泪,母子的关系从此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改善。

金洋曾经接触过一个女孩,她总是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想溜进妹妹的房间打自己的妹妹,去做伤害妹妹的事情。后来女孩来到沙盘室,金洋发现她每一次做沙盘的过程中都会拿一个小娃娃在玩耍,然后会给她喂奶、洗澡,把她照顾得很好。但是在每一次离开沙盘之前,她一定会把这个娃娃扭坏,扔到沙盘里才放心地离开。这种行为表达看起来有点惊人,但效果是她回家之后不去伤害她的妹妹了。这是因为她在沙盘当中把这些对妹妹的不满都表达出来了,舒缓了自己的情绪,所以沙盘对这个女孩就很有帮助。

沙盘不仅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让金洋的儿子受益颇多。金洋说,在她刚入行的时候,多是自己陪伴儿子做沙盘,后来给儿子聘请了另一位沙盘师来陪伴他。她觉得沙盘对儿子最大的帮助就是养成了一个复盘反思的习惯,现在儿子每一次考试后,都会跟父母说这次考试的时候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答题技巧上有哪些不足。沙盘中的复盘反思被他带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今后的学习也会受益匪浅。前一阵子,儿子的成绩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可金洋觉得这个机会挺好的,正好锻炼一下儿子的耐受力,还可以锻炼一下他复盘反思的能力。经过这样的一次挫折,以后若在考试当中暴露出问题,就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金洋建议,家长们更要学会克服焦虑。有一句话说的是:“心态对了,一切都对了,你的心态应该是很放开的、很包容的,这样才可以支撑得住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