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3日
王丽舒
几天前,我读完了《许三观卖血记》。合上书,我的脑海里始终难以抹去这样一个问题:许三观卖血是为了什么?
第一次,许三观和阿方、根龙二人卖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血,用“力气”换来了人生第一个三十五块钱,他用这三十五块钱娶了许玉兰;第二次,许三观用卖血的钱为许一乐还了债;第三次,许三观用卖血的钱给林芬芳买了大骨头;第四次,许三观卖血带全家吃了一顿面条;第五次,许三观卖血招待客人,只为让下乡的二乐早日回城;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许三观卖血救一乐;最后一次去卖血,却只是为了吃上一盘炒猪肝,喝一碗黄酒。
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
在读这本书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许三观每次卖完血后都会去胜利饭店买一盘炒猪肝,喝上一碗黄酒。许三观卖血说到底还是为了两个字:生活。卖血,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经济来源:娶亲去卖血,盖房子去卖血……于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卖血村,那些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卖血。卖血又带来了艾滋病的交叉感染,一些卖血村成为了艾滋村。许三观是幸运的,可他又是悲哀的。他为了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去卖血,留给自己的只有卖血后一点所谓的犒劳。
另一个给我触动很深的地方是城里和乡下对于卖血的不同看法——乡下把卖血换来的钱叫血钱,卖了血就好比是卖了力气;城里人觉得,卖什么都不能卖血,卖血就是卖祖宗。
《许三观卖血记》到底是写什么的一本书呢?我的答案是——平等。说平等也好,说人权也罢。许三观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或许就是平等。许三观这个人头脑简单,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当他醒着的时候,他也会追求平等……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
这或许就是许三观。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一年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