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蒋荫棠

2021年10月25日

《苏武牧羊》 张梦石 绘

白 旭

1

庄盖高速犹如一条轻盈的丝带,在山岭间舞动穿梭,由海边而入群山。白云出岫,远山如黛,从高速上看下去,村居星散在山谷里的平地上,305国道连起山下一个一个村子,伴着河流通向远方。出城东行几十里,便入山区,长白山千山余脉在半岛中部隆起,横亘在渤海与黄海之间。

入万福境,远远便能看到五峰指天,高插入云。赤山是万福壮美的屏风,亦是晚近辰州文人寄情山水之所在,登高远眺,湖山揽胜,胸中积郁,一吐为快。

清末文人王晓岚甲午年避乱于万福,惊讶于万福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诗中写道:万福居然安乐窝。

在万福下高速不远,便能看到一块指示牌:蒋荫棠旧居,东行20公里。万福真是一个吉祥的名词,在辽东的群山中,有这么一方宝地静谧悠然,叩请天地万福金安。

所谓土者,乃土门子也。过碧流河大桥东行,入北土线。100多年前,万福以东的学子入城,走的就是这条路。今天,东部榜式堡、太平庄、靠山屯百姓出行的唯一选择,仍然是这条路。

出土门子南10里可至杨木林子,又南10里便是万福庄。过碧流河至碑家房岭,过岭便入庄河县界。1880年,盖州暖泉举人陈桂生赴赤山途中经过土门,惜旧迹不存,作诗道:

门兮安在土犹存,路侧行人指旧痕。西顾奇峰围旷野,南通曲水过前村。纷纷红叶添秋色,漠漠苍烟敛夕昏。几度凭辕回首望,斜阳远射碧天根。

赤山脚下的这条路,道光年间走出进士姚熊飞,光绪年间走出文人蒋荫棠,宣统年间走出反清志士舒燕荪和文学编辑王晓楼,解放后走出画家冯大中。

2

蒋屯村秀才蒋荫棠一生中多次从土门遗迹下出走与回归,或是春和景明,或是斜阳荒草。少年时亦曾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经过土门子而入万福庄,由万福而入辰州参加院试。可惜一次童试似乎耗尽了毕生运气,以后的乡试,屡试不第,先生遂淡了虚名,誓不再试,乃归乡设馆授徒,维持生活,稍有所得,即为进奉老母。

时有少数士人,轻荫棠之才,谓之徒有虚名而无实学。先生闻之,亦不予辩争。恰值当年乡试,有富家子弟,妄求功名,恳邀先生为枪替,并许厚赠,荫棠推脱不得。待发榜之后,被枪替者,竟名列前茅。

蒋荫棠居于乡里,教书之余,兼通岐黄之术,能号脉开单,也能堪舆,算房向、看风水,当地文士多依附之。当宣统二年的春风再一次染绿山乡的时候,盖平县督学朱魁春下乡视察学务。这次视察,改变了蒋荫棠的命运,也为盖州的文化乐章上补白了一曲佳音。

熊岳温泉村人朱魁春为人和易,毕业于奉天优级师范学院,省立师范学院设于盖平,其有功焉。故所到之处,乡人竭力款待。单单蒋先生那里与众不同,据靠山屯人李雅君女士30年前拜访其孙时考证:桌子上摆的是几盘素菜,另有小葱大酱,苞米若干。朱魁春不以为意,席间两人猜拳取杯,魁春竟无一得胜,心知定非逢迎之人。彻谈深夜后,将其举荐之盖平中学,出任学校教员。

一顿乡野间的薄酒素菜,改变了一位50岁乡村私塾先生的命运,蒋荫棠直接进入体制内,成为盖平最高学府的教书先生。

3

从万福东行,便有很多村落以沟命名,有山有水,有林有田。矿洞沟是一个离万福20里的山乡,据说以前叫做汞洞沟,日伪时期有汞矿存焉。蒋屯村离镇政府不远,蒋荫棠的后人还住在这里。

蒋荫棠重孙蒋纯阳家是座普通的辽南民居,前后院的苹果树上挂着丰收的喜悦。80岁的蒋纯阳从后院林中走来,面如刀刻,双目有神。蒋老拿出仅存的先祖手稿,上面的字迹笔力雄劲,有李北海之书风。所载内容芜杂,既有教书先生的手账,如某年月日学生某送来谷米几斗,又有文艺批评,如《拟金圣叹痛哭古人序》以及自作诗词歌赋如《孟夏林翁见访小话惜别》《南柯子》等。

蒋荫棠有一首诗《竞选县议员》,这首诗是李雅君30年前采访蒋先生事迹时,于罗屯乡洪屯村中医高士奎处访得,说的是1920年盖县乡绅竞选议员时的丑态:

一声选举马蹄忙,极力竞争似虎狼。露爪东邻光灿烂,伤心南郭泪汪洋。三楼推到纵横路,四斧挥开混沌场。明日驱车罗大寨,中原逐鹿困檀郎。

4

蒋荫棠在民国初年成了盖平中学一名教员,芦屯镇北李屯村16岁的刘话民成了他的第一届学生。他还有一个学生,是沈延毅。

学校在县城东南隅,蒋荫棠住在旁边的文昌庙内,仅一间斗室,老母已故,生活清苦,每日粗茶淡饭。据学生陈世荣回忆:“他常穿一件粗布长衫,虽盛暑亦不去,人不堪其热,而先生心静自若。”先生喜蓄须发,爱吸关东烟,有一长杆烟袋,无事时常不离口。

当时的盖平,文化繁荣,常有皮影剧团在福建会馆演出。这一天,学校音乐教员田锡候找蒋荫棠闲聊,给他唱了一遍皮影戏悲调。先生此时刚在课堂上讲完《李陵答苏武书》,略一沉吟,填成《苏武牧羊》歌词。

15年后,已经是冯庸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刘话民如是回忆蒋荫棠先生:

春风花雨菩提心,方皂方苞灌溉深。紫蟹黄鸡成往事,绿闺白发感知音。空留苏武歌千古,长忆苕生泪满襟。天上人间何历历,辰州故老杳难寻。

蒋荫棠留世作品不多,但一首《苏武牧羊》便可让其超脱教员身份,成为地方名士。

这一年,盖平中学有个叫张梦石的美术教员,暗暗记下了这首歌词。7年后,他辗转到齐齐哈尔三育商业学校,在给友人创作《苏武牧羊》画时,将这首歌词誊抄于上。这是目前国内能见到的最早的歌词文字版本。

苏武牧羊

蒋荫棠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共服汉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