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特殊时期积攒服务百姓新经验,远程服务不打烊

“不见面”服务为您全程守候

2022年05月06日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您好!我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一科科长王维刚,疫情期间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您有什么咨询,我可以帮您解答。”

5月5日上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一科科长王维刚和以往工作日一样,从早上8点多钟开始,在家里接听解答市民的咨询、诉求电话。与往常不同的是,这种服务是不见面的服务。

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远程服务不打烊、急事急办为特殊需求的群众快速办理好登记业务……近期以来,该中心以保民生稳定为出发点,积攒了多项服务民生新经验,让市民足不出户享受更多服务,受到群众和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面对本地区今年年初以来连续突发的新冠疫情,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应对,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力保不动产登记这项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守土尽责

“不见面”服务全程守候

战疫,勇者无敌。年初以来,针对起伏不定的疫情,该中心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引向深入。今年3到4月初,我市主城区封闭管控期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远程服务不打烊,共受理登记业务27件(其中包括网上申请受理登记业务6件),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407件(其中网上查询393件)。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封控解除后,营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第一时间恢复办公状态,确保窗口充足开放。截至目前共受理登记业务934件(其中包括网上申请受理登记业务292件),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855件(其中网上查询371件)。

“不动产登记中心一科主要负责回迁房、动迁房和房改房及二手房的产权登记办理,服务对象主要是市民。疫情期间,市民打来电话的都是比较急迫的事儿,涉及房屋买卖等情况的较多。这时候,我们要在态度上更亲和,更有耐心,帮助他们消除恐慌和不稳定情绪。因为是不见面服务,所以涉及房屋确权的手续无法办理。这时候,我们所有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细致解答,并为群众做好相关登记手续。疫情一解除,让他们马上来办理,这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的心理压力。有时候,我们也充当了特殊时期的心理疏导员。”王维刚在电话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

查封业务存在续查封,需在到期之前送达手续,才能保证查封业务连续性,不失查封效力。疫情居家期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法规科办理查封登记业务不断档,受理线上查封业务7件,接待电话咨询20余次。通过添加微信视为送达并委托当地法院办结业务的方式,受理福建省、吉林梅河口市省外法院查封业务两件,确保司法程序不因封城受阻。

姜女士夫妇此前购买了位于老边区的二手房,与银行签订贷款后,还没来得及办理不动产登记,就因疫情突发而开始居家隔离管控。4月2日营口解封后,海城又面临疫情管控,无法在海城办理公证手续,快递停运也无法邮寄相关申请材料。老边分中心在接到群众诉求后,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汇报,经研究决定,在特殊时期采取“云”办理的解决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与姜女士取得了联系,对网上申请和资料传递进行了远程指导,成功办理登记,解决了群众急需贷款的燃眉之急。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老边分中心主任李松告诉记者:“年初以来,我中心在疫情期间采取‘云’办理办法,办理不动产登记达十余件。因为不动产登记涉及个人身份识别、确认等,不仅涉及保密,还有个人隐私,所以在疫情期间,在申请办理人特别急迫的情况下,我们也通过网上录视频、采证,微信拍照、辽事通识别等办法,取得申请材料的真实可信性。”

“虽然这样办理不动产登记,我们的工作更繁琐了,责任更大了,但在特殊时期,我们多做些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我们觉得累一点儿也值得。”市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副主任杨爱军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些故事:

今年74岁高龄的韩女士,在营口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身在广州的她因疫情原因,无法回营办手续,便将身份证先行邮寄给在营亲属委托其办理。为方便韩女士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远程“绿色通道”,在确认身份信息后,将身份证邮寄回广州,并同步办理业务,允许其将证明材料补寄到营口。暖心之举,换回了群众的安心和放心。

身在境外的王女士,委托母亲办理在国内的新购商品房登记。按正常程序,应由公证处或大使馆出具委托书。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鉴于疫情等困难因素,合理简化流程,以视频方式取得的授权委托书作为要件,为其办理了新购商品房登记。王女士非常感激地说,在营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不但受到礼遇,还有满满的温情,让我非常感动。

5月5日,我市因疫情影响,再次按下暂停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快速进入战疫服务状态,居家隔离不放下手头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群众咨询,居家办公的该中心“业务精英们”开启多面手的服务模式。“疫情期间,我们对市民电话都能及时回复,咨询电话一般会直接转接到业务能力强、掌握政策全面的业务骨干及党员干部电话上,争取让市民在一个电话里,就能完成多项业务咨询。”李松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年初以来,面对疫情,该中心还通过不动产登记官网及微信公众号,解决百姓线上政策咨询、业务进度查询及预约受理的服务需求;通过呼叫转移接听咨询电话,耐心回复群众的问题。市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多项服务。这种服务新模式不但受到百姓好评,也为更好地开展相关服务工作,积攒了丰富经验。

急事急办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就是战斗的号角。面对突发疫情,在确保全体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决策总有取舍。暂停键按下后,很多企业生存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恢复生机和活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企业抢时间、抢进度。

该中心审核科工作人员根据企业需求,主动办理通行证,来到工作岗位,为辽河药机制造有限公司、明途涂料制造(营口)有限公司完成因疫情被迫中断的抵押贷款审核业务,使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对此非常感动:“疫情无情人有情,企业没有因为疫情影响陷入金融危机,这要感谢我们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辽宁东盛集团作为我市环保包装龙头企业,在疫情期间需要保生产。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到该公司办理登记的需求后,积极主动进行对接,工作人员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资料准备指导,全流程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使企业在疫情期间维持正常生产工作。企业负责人说,特殊时期,企业要为战疫提供保供物资,尤其是医疗方面的生产需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热心的服务,让我们办理手续更加快速、便捷,使企业的国际、国内订单不受影响,也为全市保供战疫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助力,让我们企业的运行更健康。

杨爱军说:“非常时期,为确保中小企业高效办理融资抵押贷款等所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业务,中心打破常规,主动作为,充分简化流程,安排骨干力量组成攻坚小组完成受理、审核和缮证发证,使企业顺利获得了银行贷款。”

百炼成钢

众志成城筑牢防线

为配合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按照市局党组和中心党委的部署要求,广泛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切实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能,积极协助社区做好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织密织牢联控防线,全面构筑防疫工作战斗堡垒。

他们第一时间通过网络、0A办公系统、微信群部署“战疫”工作。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参加志愿服务,积极下沉社区。截至目前,全中心党员干部下沉社区85人,服务总时长871小时。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继续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改革,不断加强登记能力建设,完善线上登记业务,扩展线上登记覆盖面,切实解决跨地区、跨时区的登记难题,在疫情期间更加高效、便捷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不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版图片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