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念想

2022年06月28日

潘秋兰

老屋,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

久居钢筋混凝土的单元式楼房,我更怀念小时候的老屋,那是两间老式平房,抚育了我家三代人。那里有我孩提时的欢乐,少年时的梦想,青年用功苦读的执着。更让我怀念的却是一家老小肆无忌惮地说笑,家庭的亲情,邻里间的融合。

老街坊,老邻居,下雨时,屋檐下流珠滴翠,冬天时房檐下长长的冰溜子,都镌刻在童年那永恒的记忆。

夏天的傍晚,老槐树下,三五街坊凑在一起,互相诉说着心里的甜蜜以及邻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孩童们滚着铁环儿,弹着玻璃球,跳着猴皮筋,打着沙袋,攒着嘎啦哈。姑娘们绣着花,老太太们在谈论着子女的烦心事儿。那时候还没有自来水,吃过晚饭,年轻人便挑几桶水,倒入家里的水缸,让日子在时光中继续。

那时候没有煤气和暖气,秋天一到,家家户户都要打煤坯,用做冬天取暖,这个时候,邻里间互相帮衬,青壮年齐上阵,和煤的脱坯的,好不热闹。

这里的大街小巷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卖豆腐的老阿姨,卖雪糕的老奶奶都是我最深的记忆。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给我两毛钱,让我去拎块豆腐,然后告诉我,剩下的五分钱可以买个冰棍吃,那时候的冰棍又凉又甜,真的太好吃了。

你家蒸好了玉米面饼子,送我2个,我家炖好的芸豆给你盛一碗,邻里邻居,亲如一家,什么事都不见外。

记忆中的爆米花、小人书、水果糖都是那时候的奢侈品。我们都是自己背着小板凳去抗大小学上学,走到同学家门口喊一声,那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儿,背着漏了洞的黄书包, 手里拿着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玉米面饼子,边走边吃。那个时候的小学生没有学习压力,真的很开心。

那个年代,我家里的墙面都是用泥土抹平的,到了年底,迎接新年时,父亲便会在单位要一些旧报纸,母亲用面打满一小盆儿浆糊,姐姐把浆糊刷在报纸上,哥哥便一张张地把报纸糊在墙和屋顶上。我便趴在墙上,认真地去找我认识的那几个字。

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一睁眼,便看到满屋墙面,屋顶报纸上的各种文字,哥哥姐姐每天都会教我一两个我不认识的字,我的写作基础都是在那时打下的。

在老房子的任何角落和地点都可以找到曾经失去的时光及自己,一座老房子收藏了一个人或几代人的童年、少年、青年的经历,经过时光的沉淀,感悟岁月留下的沧桑,隐藏着我儿时的影子。

如今,老房子已经拆除了,回忆只是存留在我人生记忆的故事里,但它却是我心中永远的眷恋。

岁月无声无息,老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它安静地向人们诉说一段陈旧的时光,和我对那段时光的怀想,它如一片心灵的净土,让我静静地找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