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资料图片
大石桥市 李刚 摄 秋色
9月7日23点32分,白露。
秋风、秋雨、秋阳,像勤勤恳恳的粉刷匠。随之一遍又一遍地涂抹、挥洒、点染,营口的秋天,色彩斑斓。
刚过处暑,秋天几乎一夜降临。秋雨带着寒意敲打夜窗。翻翻滚滚的雷声在夜空往来驰骋,似咆哮的巨人在发表一篇冗长、沉闷、无甚新意的即兴演说。
雨声稍歇,一两只蟋蟀发出顽强的清啸,有杀伐之声的铿锵,有独对秋袭的笑傲。
清晨,阳光依旧夺目,只是没了盛夏的威炎,添了些许温和与慈爱。院落中,葡萄枝叶纷披,枣树结了好多个头挺大的果子,压得枝干有些吃力。风车茉莉、黄木香、金边瑞香都很茁壮。金桂、四季桂蹿出细长的枝叶。一枝白色的晚香玉高挺近1米长的素茎,和栀子花一起优雅绽放。
早市里,肥美的养殖虾蹦得正欢,飞蟹、虾爬子色泽深暗,膏满肉厚。营口当地的水果也不少:聚丰、辽丰、晴王葡萄颗粒饱满,红艳艳的李子据说是大红袍,红桃、黄桃、白桃品相都不错……
白露前后,暑气渐消,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清晨的露水在植物叶面上凝成白白的、毛茸茸的水滴,故称“白露”。看到这两个字,无数中国人自会想起《诗经》中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生长在河边湿地的芦苇颜色深青,苍茫一片,晶莹的露水凝结成薄薄的轻霜,微微秋风送来袭袭凉意,在这沁凉幽缈的清晨,你是否仍在内心深处望穿秋水,痴痴地远眺少年梦幻中那张纯美的脸庞?
白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初候5日,鸿雁归来。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飞禽,“来”是往南飞的意思。“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伴着蒙古民歌《鸿雁》的旋律,目送飞鸿远去,心空掠过一丝怅然。再过5日,玄鸟——北方之鸟——燕子,红花半落归去也,燕语呢喃待来年。后5日,“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羞”同“馐”,美食意。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备冬,如藏珍馐。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这些谚语提醒人们:白露过后,天气凉了,不能再短衣短裤地嘚瑟了,晚上睡觉要关好门窗、盖好被子。老、弱、病者更要适时增衣,以防受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年白露过后,中秋紧随而至。按照传统历法,农历八月为秋季之中,故曰“仲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遂云“中秋节”或“仲秋节”。因中秋节和月亮有关,又要阖家团聚,旧时还有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叫法。
“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秋节的习俗,除了赏月、吃月饼、品尝各类水果外,南方人还要观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飘香时节,赏月赏桂,别有情趣。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反反复复的疫情,让很多人的创业大计泡了汤;独在异方打拼的年轻人,惟有把思念寄回家乡;孤守家园的父母,只能轻吟“但愿人长久”,“举杯邀明月”;中小学生家长们天天守着“神兽”,纷纷吐槽“抓狂”;孩子们也不容易,一篇《抑郁症,正在逼近10后》的网文中介绍,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其中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
秋,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孟秋,九月仲秋,十月季秋,谓之“三秋”。有些人做事拖拖拉拉,总是跟不上节奏、抢不到风口,我们会鄙夷地说:“等你准备好了,都晚三秋了。”置身竞争时代,直面变数无常,我们的行动,必须如秋风扫落叶般迅捷,养成干净利落、从容不迫、思维超前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习惯,方有闲暇品一盏秋茗,享受天高、气爽、云淡、风清的好时光。
“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北朝·江淹《别赋》)转眼间,一年的三分之二时光倏然消逝。当田野里的农民喜获丰收的时候,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又可以骄傲地展示些什么呢?秋水长天,假日连连,我捡拾起尚未看完的《诗经》《唐才子传》《戴老师高能唐诗课》……继续恶补年少时那些“不求甚解”的知识。
20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