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31日
青花瓷
文/包明强(安徽)
一朵青花打坐在矜持的陶土之上
带着瓷质的恬淡和婉约的身世
坚守朴实——诗词里符合你的一片素心
在期待的火候中,向天空摘取纯粹的蓝
出没深宅或者深宫的古典美人
穿汉服着唐装,让一身显山显水的旗袍
从一个又一个跌宕的王朝,款款而来
依旧保存着白底、蓝花的主流品味
脉络清晰的晚风,落在岁月的肩上
体温和眼泪圈养了千年的诗意
破碎之心,即使出土在荒芜的塬上
勾勒出的笔锋,浓淡适宜,丰韵犹存
火中取栗,用一砚风雨埋下伏笔
大俗之物修身养性,登上了大雅之堂
从此关于花与瓶,蓝与白,美人与美学的秘密
在你雪藏的传世青花瓷里,取之不尽
青花瓷
文/刘伟(辽宁)
一个窑
裹住千年的纹理
任烈火,把陶泥
燃烧成一尊湛蓝色的雕塑
流畅的曲线
让一个凹凸有致的女人
更加端庄和高雅
看到她
便看到了风情万种的江南
看到那个从朦胧的水乡
款款走来的窈窕淑女
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
拾起任雨滴敲打的时光
当记忆的杯盏盛满
一缕纯情的幽蓝
唐风宋雨旋起青丝神韵
舞出烟雨中的釉彩
一把伞
撑起石桥
也撑起千年图腾
青花瓷
文/二水哥(江苏)
花鸟鱼虫,依然有原始的野性
活在凝固的山水画里
烟雨中的仕女,走出色白花青
瓷上的釉,终究掩盖不住
唐宋千年的光阴
前朝的废墟里,是从哪个墓室走来
无法考证,一个人有多少私心和财力
才留得住这绝世艺术
一捧失去水分的泥土,和土地上的万物
如何在烈火中脱胎换骨
成为稀世珍品
在博物馆里,青花瓷类器具
正受众生膜拜
青花瓷
文/杜晓旺(陕西)
绿色是大地的蓬勃
蓝色是天空的安静
大地和天空之间
人是肉色
人是俗世一块上好的坯
光调和一下天和地
涂上一层薄釉
经太阳窑里一烧
就是一件
会出气能说恭维话
肚里装着各种弯弯绕
一摔就碎的瓷器
青花瓷
文/欧阳牧师(青海)
苏麻离青的沉稳,掩不住昨日芳华
素白的胎体,温润着流年——
史海钩沉,玉上含烟
倾国倾城,却负了胭脂意
一世清白,初心未改
笔锋回转处,一眼万年
闺阁几经霜雪寒,还缱绻
疏影婆娑,美目如盼
岁月如歌梦阑珊
君王一叹,又是千年——
醉一时,梦一时。再回首
但见江河滔滔,曲终人尽散
青花瓷
文/牧风(广州)
所见过的靑花瓷都是赝品
岁月苍茫,我原谅了祖父的浅薄
几朵牡丹开得神似
仿佛谁的前世,守住千年前的密语
而剩下的半瓶时间,足够他用来花销
一个被瓶颈扼住命运的人
抱残守缺,活在一丝裂纹里
竹简
文/师志学(辽宁)
不必再借助于龟甲兽骨
来卜问凶吉
江山社稷
都已在半寸的竹简之上安放妥帖
秦皇烧起来的一把火
火光冲天
密麻麻的蝇头小篆,疼得噼啪作响
诸子和百家
是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化身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
自从蔡伦
在树皮和乱麻里,抽出一张纸
沿东汉,一路铺展开来
遁入黄土的竹简
成了古人留下来的一碗biangbiang面
时常,为后来人所津津乐道
竹简
文/韩斌(山东)
睁开睡眼,醒了故事
开讲,从先秦到魏晋——
讲,一刀一斧
匠心独运“水煮英雄”
讲,一笔一划
《左传》《论语》《孙子兵法》
讲,一生一世
承甲骨,启纸张,文脉情怀
看大地“典藏”,举世无双
看星空“穿越”,浩浩荡荡
幽幽墨香,智慧弥漫味道……
竹简
文/明静(福建)
我正在认祖归宗
沿着东方文明的一条汤汤大河,上溯
寻证,正在划的屏幕
是他的第几代孙
破开的竹子,装够了生活
又承载思想和灵魂
竹子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人的智慧有了合适的温床
远古的光辉从未暗淡
一个物尽其用的民族
其祖孙走向灿烂的文明之梦
如同满山遍野的竹子,生生不息
竹简
文/孙双立(山东)
摊开简,像跳上了船舷
听风摞起题材把竹林摇出雨
一节节默读,袭墨色,撑月光
在斗笠下淋出一条河
我提起行楷篆书扮成的浪花
面对淡泊与凝重的话题
以雨收笔,藏锋于竹
竹片像一介书生,歌以咏志
字刻像一级武士将浪花的
刀柄举过头顶
岁月撑春笋,卷起山雨
装典为策
竹简
文/曾胜昔(江西)
青铜砍下竹子的头颅
然后肢解、腌制、风干
挂在殷商的大厅上
风吹响呜咽声
逃亡的后裔们
年年在坡上揭竿起义
给竹子戴上枷锁和镣铐
防止不安分的动词节外生枝
一捆捆竹简
打开沉甸甸的历史
困在竹简里的象形文字
一片兵荒马乱
竹简
文/郎福英(辽宁)
请许我 伐青竹一竿
手握山水 寄情画卷
辗转于秦宫汉阙之间
刻一幅家国梦里
金戈铁马踏裂冰河
镌一段似水华年
锦袍碧血丹心赤胆
入则达济天下
出则兼容百川
以一簇翠绿色
浸润在幽幽的清香里
记录世事变迁
旗袍
文/张冠(湖北)
我以为今生与旗袍无缘
我的母系亲人因穷因矮
也与旗袍无缘
见旗袍绣古风于橱窗
见旗袍走猫步于舞台
见旗袍卷眼帘于街巷
见旗袍如见莲花
限于视觉,困于触觉
直到某个春日我在故乡踏青
进入镜头里的小河
像天工缝制的绝美旗袍
而我,是被时光雕塑的
一只小蝴蝶
旗袍
文/尹利民(湖南)
天气太过反常
而那位女孩至今让人心疼
减去定论,无常涌过来时
变化和变故就没有区别
秋风还未浮上心头
哭泣的袖子,只剩下旗袍的名义
小巷里的丁香
不仅仅是烟雨江南的偏爱
一仰头,我就想起凌乱年代
那些时运不济的
女子,一个个有趣灵魂
倾泻的爱恨情仇
想象开始倒立
三生三世,都要有十里桃花的模样
优雅加持阳光,收起那串泪
着一身得体的旗袍,去抚慰生命里最痛的不堪
旗袍
文/梅亭(安徽)
民国的旗袍与一场革命邂逅
她的邂逅,剪裁大片江山
从黑龙江畔,从奉天,越过黄河长江
风雨百年没能压低飞扬的衣角
江水奔流,更多的典故可以显山露水
雍容与封闭,屡禁不止的春光乍现
掩藏不住的三月便是暗流
手执香扇,你也能留白几分情致
每轮蜕变,如春风融冰,读桃花十里
窄小的绲边,细腻的针脚让线条流动起来
若印染画意诗情,随心回眸
清丽雅致自然能托付这绰约风姿
褪色的记忆有时需要一缕阳光激活
一次聚焦端详,再识她的气质
从白山黑土到黄浦江畔涅槃衍生
旗袍散发的魅力凝滞成一屏怀旧的镜像
长短与松紧已经沦陷不了江山
高叉让这国粹增添感性元素
读一件民国衣服穿越而来的故事
有风情万种而消于暗疾段落
过渡呼应随着冰释春暖
旗袍
文/张娟(广东)
牢固的事物,都有复杂的起点
比如袖口要隐于春风
比如轻云要隐于下摆
比如蓝莓色的锦袍,一开一合接近一山一水
比如紧裹的腰身要与一壶轻烟丝丝入扣
比如此刻,隔着屏幕,我看着她转身的模样
而雨在窗外落下
寂寞,不急不缓,如此妖娆
旗袍
文/野马(安徽)
那个叫褚宏生的男子一剪子下去
民国的大街,就妩媚了
撑着油纸伞的雨巷姑娘、猩红翠绿的张爱玲、镂空蕾丝的胡蝶
袅袅婷婷,曼妙而来
都说一件旗袍是一个人的另一类皮肤
展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优雅
性情,品味,格调,相得益彰
如花束,姹紫嫣红,姿态万千
如香水,芬芳殊异,各具神韵
依呀呀,兰成唤着爱玲,雨农恋上胡蝶
诗人的雨巷在青石板上敲出另一类丁香女孩
人间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
落笔佳境处,传奇女性陈香梅
林林总总的盘扣不知盘活了多少女人的心思
梦里的江南,一袭烟雨凝芳华
转身步入不一样的时光
旗袍
文/阳坡牛(江苏)
旋转。有古香溢于绸、舞姿
曲未了,花朵就开满春天的腰身
雨巷悠长。一把油纸伞不能让细雨停下来
穿旗袍的女子步子优雅
一直走在油画里
爱旗袍多情节的绲边。爱出自针尖的兰草、穗子及鸟鸣
爱有襟怀的女子及扣子里的香气
爱酒红色的女子与微醺之态
生日的夜晚,她饮尽微毒的月光
忘记以古典的走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