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杂志特别奉献

2022中国年度诗歌大展作品选(十一)

2023年04月12日

捡拾麦穗的母亲

霍竹山

母亲弯着腰

在收割后的夏天捡拾麦穗

一棵一棵的麦穗

在母亲的手中温暖地聚拢着

仿佛一束阳光的花朵

照亮我的童年

燕子呢喃舞蹈着天空

看着一朵朵白云

我的饥饿在那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金黄的麦茬

像一地杂乱无章的脚印

生硬地铺开

母亲打了个趔趄又弯下腰

我真不知道

母亲是怎样耐心地发现一棵麦穗

我多想帮着母亲捡拾一棵棵的喜悦

一束阳光的花朵

可我手里一直空空如也

汗滴从母亲脸颊落下时

耕地的犁铧已走进了空旷的麦田

走进母亲的背影里了

那一刻我多想变作一棵棵的麦穗

让母亲捡拾起来

让母亲阳光的花朵灿烂地盛开

现在,我可以认定

母亲捡拾的一棵麦穗

在共和国的国徽上闪光

(《草堂》2022年第6期)

一支木簪花

南木子

仿佛知道我还会回来

旧衣柜里的木簪花像一个小阿妹

曾那么贴近母亲,依靠母亲

学会了悄悄地活着

再见的一瞬,就将人变得木质

与留守的世界同呼吸

母亲给了她体温

从来没有给过她雨水的敲击

现在,它再不能进入母亲的梦

和我一样

捕捉到的总是空空荡荡

(《诗歌月刊》2022第4期)

悬崖上的蜂房

邹弗

养蜂人把蜂房安置在高高的悬崖上

西南多山,黔地多崖,老人们

在春天把蜂房背上山,放进石头内部

抹上去年的蜜,春放秋收

爷爷的蜂房在云江崖,金鸡顶

蚂蚁一样的房子在山下不均匀地

分布着,河流是村庄裸露的锁骨

爷爷走上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个小时,五个小时,半天

把蜂房放入石槽之中,整面悬崖

就拥有了一颗会跳动的心脏

喀斯特地貌的黔地,春去秋来

季节变换,爷爷的三处蜂房

很久没有人打理,它们融入悬崖

就像老人们融入脚下的土地

(《诗刊》2022年9月号)

早秋——写给许浑

紫藤晴儿

仿佛一定要走进你的山水之中

才能了解你

漫漫的长夜,你听到的琴音悠扬于现在

时间的划痕永恒于一种古老的美意

我也喜欢那些发光的事物

比如你看到的萤火

好像那些光可以用来照见孤独

或者也可以用来旨意着什么

你笔下的万物我都喜欢

雁群移动的天空,时空之内我用那些雁群

来辨认晚唐

仿佛我也可以是那时的唐朝人

也可以成为你的兄弟,情投意合

旷逸闲适

超然于那些复杂的世事

或许这样是对的,或许这样是错的

但是万物都会有它的重量

草木之中的哲思

一定是对的

你的秋天,现在到了我的春天了

万物轮回,你在哪呢?

是否是那片新生的叶子,

我一看到那些葱绿就会想起: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草堂》2022年第2期)

听雪

张佑尔

你肯定没听过

树枝在雪中折断的声音

那时我还住在山里

雪下得大,黑暗里的一声咔嚓

要到天色大白时

才能找到伤痕

父亲偶尔在深夜归来

由远及近的“咯吱咯吱”声,多么好听

那时还不知道

他一脚脚踩碎的是雪的尸骨

不知道这世上

有些声音也让人心疼

孩子,此刻我们隔窗听到的呜咽

其实是风在欢唱

推门出去,那些细密的“沙沙”声

才是雪的遗言

这一切你肯定还不会在意

当然也不能理解——

再渺小的死亡

也有着清晰的回声

(《星星》2022年2月号)

九点钟的喜鹊

张凡修

急于觅食的特质在九点钟呈现

三月的北方

田野是空的

有玉米秸秆、干草燃烧过的黑灰

田野爬满了塑料软管

管子里的水流向麦田

水慌张闪烁

喜鹊慌张闪烁

黑灰里的白肚皮

最先掠取

黑灰里一颗璀璨的种子

这是等待春播开始

一颗种子的璀璨时刻

喜鹊尖长的喙刨着

刨出一块领地

领地的璀璨时刻

种子泛光

轻盈闪烁

水流走了,喜讯留下来

痕迹清晰可见

包括更多的喜鹊

都是九点钟指派的喜者

(《牡丹》2022年第2期)

罕乌拉西路

素心

夜已不动声色潜入罕乌拉西路

每棵树都长出闪闪红心

它招兵买马,攻城掠地

把自己武装成将军

把枕着孤独入眠的人叫醒又催眠

让雪花开遍千家万户

在别人的梦里自由穿行

它为所欲为,从不掩饰暗夜的本质

一个穿丝绒睡衣的女人

浅薄的睡意被梦叫醒

她冷眼旁观着一切,都说旁观者清

可她也读不懂夜的黑暗与光明

她冥思苦想,她找不到答案

只能把自己流放到寂静又喧嚣的

罕乌拉西路

(《星星》2022年1月号)

大地

流泉

一只羊低着头

在山坡上。它低头的身影,悄无声息

覆盖着脚下低矮的草

牧羊人在山顶上

低着头。蓝天空阔

三四朵闲散的云,飘来

飘去。它们的白,白过了山梁

和低矮的人间

在低处缓缓移动的羊,和与羊一样低着头的人

一直低下去。从天边

吹过来一阵风,吹开一根一根竖起的

白头发,它们颤了一颤

缄默中,又一次探向

大地。大地上的石头,从泥土里长出来

大地上的草,从石头缝里

长出来

一只羊低着头

多像一个尘世埋在泥土里

(《诗歌月刊》2022年第2期)

最白的雪应该下在哪里

雪弟

最白的雪应该下在哪里

还是下在我身上吧

直至把我下成雪人

这样,即便今后形同陌路

我还是给你留下了一身的白

(《红豆》2022年第6期)

沙湾一梦

高作苦

绥山一梦,婷婷玉立的楼阁

椽角透出精巧的历史感,更大的

苍茫扑过来,水墨卷轴末端

押韵的风雪雷电依次绽放

沫水一梦,有烟波碎裂

细沙胜雪,如春风中少女纤巧的脚踝

你方唱罢三十年,江水缓缓归来

奔涌归奔涌,挥霍归挥霍

美女峰一梦,爱情婉转

在群峰之间剔除生死,躺下去

夕阳如泣,站起来,霞光满天

有人在舍身崖下默诵,溶洞轰鸣

今夜,铜河号子推走离散的闲云

高亢归高亢,深远归深远

在细沙弯弯的胴体里,欲望也会

慢下来,时光圆润,如卵石无声无息

(《诗选刊》2022年第5期)

布衣

徐庶

一双布鞋被风扔到街上,成为

搅动人间的

一介布衣

水一程,山一程,风水轮转

布鞋走出很远很远

甚至,一不小心插足了

别人的生活。而别人,只习惯数人头

对它竟毫无察觉

主人尚在梦中,布鞋

已替他消费了半生光阴

可怕的是,它过着与之一样的生活

到底遗留下什么

想想,令人心悸

当那双鞋回来时

仿佛一个梦游的人,出现在

翻供现场

终被噩梦惊醒,主人,只剩下

战战兢兢的半生

(《诗刊》2022年9月号)

春光盛宴

程向阳

小满刚过,最好的时辰

动车组带着明亮的色彩

风景总是先于我们抵达远方

风在动,南来北往的每一列

都有幸福快乐的理由

雨水敲打钢铁。最坚硬的部分

它们在动车组的身体上跳跃、飞翔

更多的水花,衍生更多的触碰

有的敲着车身和玻璃。有的闪着光

透明的身体里藏着火种。你看

钢轨上那些触碰也是有籍贯的

它们来自光明和希冀

你看,钢铁正被激活

轨枕是大地的肋骨

疾驰的动车组,能够摸到铿锵的心跳

万物谦卑,正赶赴一场春光盛宴

(《中国铁路文艺》2022年第6期)

火车深夜经过莲塘桥

熊加平

它惊醒了我。多么平常的一件事

这只发光的巨兽,带着呼啸

在深夜经过了莲塘桥

许多人成为它的腹中之物

在一张张票根上,破译时间的密码

并找到出口。他们搬运牵挂

日子里说不出的痛疼

经过山川、河流,和众多的桥

经过一个人命运的起伏

我想象着一列火车的孤独

寒冷和疲惫,也是这样的深夜

它曾载着我,多次经过这里

因亲近,我变得异常兴奋

但城郊是睡着的

铁路边,我寄居的住所黑着灯

瞬间就脱离了我的视线

(《星星》2022年7月号)

晚星

王明法

鱼鳞云腹部的火焰

如沉积岩一般的排列和组合

这秋日的天空是谁的画布

来不及等到星空旋转

霞光预告了明日的壮丽

这自然和谚语的教谕

在我堆积的生命里苏醒

那么我还需要长庚星的提示吗?

还需要禅师的苦苦点拨吗?

命运的星图印刷在多年前的乡野

我的父亲母亲行过的星轨

正在我的脚下隐现

我不需要踮脚即可望见的方向

也是你和人类必然到达的消散

唯一可能不同的情节

是你的闪耀,重现在千年的歌谣

(《诗刊》2022年6月号)

唢呐艺术

范庆奇

先从声音开始死去

继而是子女的哭声

最后是亲朋的劝慰

死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道士在院落里念经

乡村乐队合奏亡灵曲

我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

无法和死亡联系

日落,夜深,人归,风过

独坐于棺木旁侧

香炉里的香一点点燃尽

这个过程像极了一生

那时我不懂生死

误以为死亡只是睡觉

看着漆黑的棺木,回想亡人的模样

她有些泼辣,干活卖力

儿子不成器,陷进了传销窝

那个夏夜很热

我记住死亡是冷的

(《草堂》2022年第2期)